4月30日,打造青島海洋科普之城新聞發布會上,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成員、副主席秦云鵬表示,將探索“海洋科普+”跨界合作模式和“+海洋科普”理念融合模式,推動海洋科普與教育、文旅、研學、媒體、培訓深度融合,推動新技術手段、市場化思維、跨產業聯動與科普產業有機融合。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產業發展處處長劉文靜在回答本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青島將全面構筑海洋科普研學旅游新高地,聚力將青島打造成“海洋研學旅游首選目的地”。
資源優勢+政策扶持
中國很早就有“舟楫為輿馬,巨?;母钡暮Q髴鹇?,和“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的海洋意識。海洋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廣袤的藍色海洋,人們能夠探秘地質地貌奇觀,了解億萬年前的生命形態;人們也需要感受海洋文化,追尋海洋精神,認識海洋,經略海洋。
青島,擁有豐富、優質的海洋科技資源,聚集著全國30%的涉海院士、40%的高端涉海機構、50%的海洋領域國際領跑技術。擁有青島海洋科技館、青島科技館等海洋文旅熱門目的地,也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等海洋類科研院所和高校;還有國家深?;毓芾碇行摹ⅫS海水產研究所國家級海洋漁業生物種質資源庫等“國字號”實驗室及創新平臺,青島極地海洋世界、青島貝殼博物館等社會化場館。
目前,青島遍布20多所與海洋科普相關的知名場館,為海洋科普研學旅游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此外,青島市專門出臺《關于推動海洋研學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將研學旅游納入文旅新業態予以支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海洋研學旅游項目,華大基因青島研究院、明月海藻世界等研學項目獲得專項資金獎補。劉文靜告訴記者,青島還開發了研學旅游地圖小程序、研學旅游手繪地圖等,市民、游客可以通過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官網或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海洋科普研學旅游信息。
在產品體系方面。青島相關政府部門聯動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國家深?;?、青島港、青島旅游集團、海底世界、海信探索中心等科研院所、高校、企業,推出包括“海洋+科普”“海洋+工業”“海洋+文化”“海洋+體驗”“海洋+生態”等“奇趣海洋”五大研學旅游產品體系,涵蓋幼兒、中小學生、大學生等各年齡段研學產品,滿足不同客群需求。如中國海洋大學的水下機器人研學課;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水凈化實驗和潮間帶藻類采集標本課,青島科技館的載人潛水器模型體驗課,極地海洋公園的“夜宿極地”、貝殼博物館的“小貝殼大世界”、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研學課、奧帆中心帆船體驗課等等。
文旅活動+海洋研學
結合“一月一主題”文旅促消費活動,今年4月,青島市舉行“起跑山海間,遇‘艦’海軍城”活動,專門同步配套了海洋科普研學旅游產品和線路。
此前,青島市先后舉辦研學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研學旅游節、海洋研學旅游設計大賽等10余場大型研學活動,牽頭成立膠東研學旅游產業聯盟、沿黃流域研學旅游城市聯盟,常態化舉辦包括海洋科普研學在內的多項產品發布和推廣活動,推動區域合作共享和互送客源。
同時,先后赴日韓、中東和歐美等地,開展包括海洋研學旅游在內的推廣交流活動,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沉浸式體驗青島海洋科普研學魅力。
此外,青島市還將緊抓“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發展機遇,適時舉辦“上合研學旅游節”,在小長假、暑期等加大海洋科普研學旅游配套力度。
青島市文旅部門多方努力,推動旅行社、酒店與海洋研學旅游基地深入合作,培育引進新東方文旅、凱撒文旅等國內頭部研學旅行社。推動青島酒管學院成立全國研學旅行產教融合共同體,在國內率先開展研學旅游指導師培訓工作,累計培養研學旅游指導師1000余人。
“下一步,我們會持續優化政策、整合資源、擴大平臺、加大課程開發、完善研學產業鏈配套,與青島市科學技術協會、青島市教育局攜手,共同策劃一系列海洋科普研學活動和促消費活動,加快推進海洋研學旅游規范化、特色化、品質化和國際化發展,為建設海洋科普之城和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做出文旅貢獻?!眲⑽撵o表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