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市社會福利院傳來喜訊:經過多方努力,在院生活多年的供養對象付某(化名)終于與失散多年的家人團聚。這場跨越近20年的親情重逢,凝聚著民政工作者的溫情守護、公安部門的協同合作以及社會各界的愛心接力,在春日的暖陽里譜寫了一曲溫馨感人的團圓之歌。
尋親之路:科技助力+人文關懷
2006年,付某在街頭流浪乞討時被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收容救助,3個月后因無法核實有效身份信息被送至青島市社會福利院供養。多年來,院方始終將幫助供養對象尋親列為一項重點工作,聯合青島市救助服務中心,配合公安部門通過定期采集DNA數據、比對全國尋親信息庫、進行人臉識別技術篩查等方式不斷嘗試。與此同時,社會工作者、護理員在日常照料中耐心引導付某回憶家鄉細節,力圖捕捉一些關鍵線索,為尋親提供了重要方向。
2025年3月,浙江省嵊州市公安局鹿山派出所和合尋親工作室收到山東省新泰市龍廷鎮趙家村一位80多歲劉姓母親的求助信息,要尋找自己失蹤20多年的女兒。經過技術比對,付某的DNA信息與這位母親的生物學數據高度匹配。進一步研判核實后,確認付某正是劉母失散近20年的女兒。原來,付某幼時因家庭變故導致精神失常后意外走失,家人多年輾轉多地尋找未果,此次終于通過“科技+人工”的雙重努力圓夢。
團圓時刻:淚水與笑容交織
春日的暖陽透過窗明幾凈的玻璃,灑在付某歡欣的臉龐上。她像一個天真的孩子等候著久別的親人。4月28日上午,在青島市社會福利院精心布置的“認親儀式”上,當看到從百公里外風塵仆仆趕來的妹妹時,付某第一次露出了“委屈”的神情,姐妹二人緊緊相擁而泣。春風拂過窗欞,將20載離散的寒涼漸漸吹散。
“我們以為這輩子再也見不到了……感謝政府,感謝福利院!”付某的妹妹哽咽著向工作人員深深鞠躬,并向青島市社會福利院捐贈感謝錦旗。80多歲的老母親因年邁體弱不能親自來接“失而復得”的寶貝女兒,堅持第一時間要跟女兒視頻通話。視頻里,老母親眼淚縱橫,激動地說不出話,顫抖的嘴唇似乎在訴說著近20年的思念與酸楚?,F場工作人員紛紛用鏡頭記錄下這感人瞬間,見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跨越時空阻隔。
長效守護:照亮回家的路
此次成功尋親是青島市社會福利院踐行“親情相伴”服務理念的又一生動實踐。正如工作人員所言:“每個生命都該擁有歸處的坐標,我們愿做照亮回家路的星火?!苯陙?,青島市社會福利院已累計幫助20余名供養對象成功找到家人,以大愛之名圓無數小家之夢。下一步,青島市社會福利院將探索建立尋親工作室,配合公安部門建立“記憶碎片”建檔機制,通過智能AI分析、方言數據庫比對等科技手段,繼續為供養對象尋找回家之路。
社會溫情常在,團圓永不缺席。這場春天的重逢,不僅圓了一個母親余生最大的念想,更讓特殊群體尋親服務獲得社會廣泛關注,彰顯著城市文明的溫度。在此,我們呼吁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特殊困難群體,用愛心與行動助力更多“遲到的團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