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順應仲裁法律制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與新要求,持續精進仲裁法律服務專業化水準,強化機構公信力與影響力,4月28日,青島仲裁辦正式發布《2024年度青島仲裁工作白皮書及十大優秀仲裁案例》。此次發布內容聚焦青島仲裁全年工作亮點,全方位彰顯仲裁在化解商事糾紛領域的專業高效優勢,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注入強勁動力。
以案釋法護航商事活動
從2024年結案案件中精心遴選出的10個優秀仲裁案例,涉及建設工程、國際貨物買賣、海上運輸、金融保險、合伙企業財產份額轉讓等多個領域。這些案例不僅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上契合商事仲裁理念,更精準回應市場主體關切熱點,為規范商事活動、防范法律風險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參考范例,成為以案釋法明理、講好青島仲裁故事的有力載體。
仲裁認知度再攀新高
青島仲裁辦持續打造“知青仲?親仲裁”品牌,聯合市工商聯開展仲裁開放日、中國仲裁周專場活動,邀請企業與市民代表近距離感受仲裁魅力。同時,出臺第三批12條優化營商環境舉措,精心制作21類680余個推薦合同文本,深入走訪、培訓、輔導企業1500余家(次)。通過上線省、市權威媒體解讀仲裁法律制度,全方位展示工作亮點。2024年,受理傳統案件2298件,同比增長38%;受理互聯網案件25457件,同比增長36倍。案件類型日益廣泛,適用案由超70個,海事海商、旅游服務合同等糾紛解決取得新突破,青島仲裁機構的市場吸引力與公信力顯著增強。
住建領域爭議化解質效雙升
面對城市更新與建設帶來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高發態勢,青島仲裁辦主動作為,出臺《關于發揮仲裁法律制度優勢 服務建設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制定《類案辦理指引》,遴選267名高素質建工專業仲裁員,全力提升建工仲裁案件質量。2024年,占比近三分之二的建設工程合同糾紛通過調解和解結案,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的良好效果。其中,某建設集團與某環保能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仲裁案入選年度優秀案例,該案通過明確裁判規則、強化程序價值、凸顯仲裁優勢,為同類糾紛解決提供了可借鑒的范式。
助力青島國際航運中心建設
立足青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與現代海洋城市定位,青島仲裁辦加快發展海事海商仲裁,與青島海事法院建立工作銜接機制,聯合市司法局、市交通運輸局開展海事海商研討培訓,走訪山東港口青島港等10余家涉海企業。2024年,受理具有涉海因素案件129件,同比增長59%。在涉外仲裁服務方面,協同市中級人民法院搭建國際商事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受司法部指派首次亮相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年受理涉外因素案件45件,同比增長15%,平均爭議標的額超270萬元,同比增長近20%。某船務公司與某建設公司船舶租賃合同糾紛仲裁案入選優秀案例,該案強調船舶出租方的安全維護義務與誠實信用原則,為海上作業安全與商事糾紛解決提供了重要指引。
金融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青島仲裁辦創新金融仲裁服務模式,會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青島金家嶺金融聚集區管理委員會等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在全市金融行業建立推行仲裁法律制度防范化解金融糾紛聯合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打造新時代“楓橋經驗”青島金融樣板。聯合嶗山區人民法院成立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建強調解員隊伍,制定調解程序指引,開展專項培訓。與市北區人民法院聯合簽署《金融案件多元解紛與國際商事法律服務合作協議》,推動金融領域資源整合、平臺融合、專家聚合。崔某春與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期貨交易合同糾紛仲裁案入選優秀案例,該案嚴格區分現貨與期貨交易,確立非法期貨交易過錯責任比例,警示市場參與者與經營主體遵守法律法規,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訴裁銜接工作取得新突破
青島仲裁辦堅持將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與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緊密合作,創新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糾紛前端化解五方聯動機制,聘任71名各行業領域仲裁調解員參與訴前調解和仲裁前調解。2024年,公益調解成功案件6710件。與市、區(市)兩級法院合作全面鋪開,“法正?親和”“法仲菜和”“金融糾紛調解工作室”“法仲銜接調解工作室”等調解平臺相繼落地,“仲裁+調解+訴訟”模式實現10個區(市)全覆蓋。2024年10月,膠州法院推送一起涉上合示范區企業的涉外商事案件,青島仲裁辦指派精通國際經貿規則的優秀涉外仲裁員,與法官攜手調解,促成當事人當日達成和解、當日完成司法確認,成為法仲攜手服務上合示范區建設的典型案例。
2025年,青島仲裁辦將以提升案件質效為核心,全面加強仲裁公信力建設,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貢獻仲裁力量,書寫仲裁事業發展新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