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華表獎何以第一次走出北京就落戶青島?

    星光璀璨,海風拂面。2025年4月27日,第二十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活動走出北京,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東方影都盛大啟幕。這場被譽為“中國電影風向標”的盛事,為何選擇青島作為首個京外舉辦地?答案藏在青島蓬勃發展的影視產業基因、政策賦能的戰略布局,以及一座城市與光影藝術共舞的美好圖景里。從《流浪地球》的科幻奇觀到華表獎的星光熠熠,青島正以“影視之都”的嶄新名片,向世界講述中國電影的東方故事。

    硬核實力“接得住”

    回溯青島的百年影史文脈,這座浸潤著歐陸風情與東方神韻的濱海之城,擁有山海城一體的城市風貌、“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獨特魅力、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特質,既是中國電影史的“天然影棚”,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的世界“電影之都”。從殖民時期膠片承載的舶來文化,到東方影都的民族電影工業,青島與電影的相遇相融,不僅是一部城市與光影的共生史,更折射出中國電影從蹣跚學步到昂首世界的壯闊歷程。

    從“攝影棚”到“全產業鏈”,青島接棒華表獎的底氣,首先來自其扎實的影視產業根基。位于西海岸新區的東方影都影視產業園,堪稱中國電影的“造夢工廠”。這里擁有40座國際標準攝影棚,包括面積達1萬平方米的全球最大單體攝影棚,以及亞洲首個水下制作中心。從《流浪地球》中震撼的太空電梯場景,到《獨行月球》里逼真的月球基地,這些國產大片“天花板”級視效的誕生地,正是青島的攝影棚。截至目前,已吸引超過1000家影視企業入駐,接待劇組300余個,電影票房產出超過380億元,成為全國重點影視拍攝基地和山東省影視核心園區。

    硬件之外,青島更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影視生態圈。從前期拍攝的器材租賃、道具制作,到后期的特效渲染、音效合成,再到影視金融、版權交易等?!霸谇鄭u,一部電影從劇本到上映的所有環節都能找到解決方案?!币晃恢破烁袊@。青島東方影都自投入運營以來,服務電影六十多部,為中國電影貢獻票房超310億元,國人見證著一部部大片佳作的誕生,青島的山海城景觀也頻頻出現在大銀幕上。青島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不斷隨著電影而提升。

    如今的青島,已與電影深度交融,電影不僅深深刻入城市基因,更內化為核心文化特色。2017年,青島憑借深厚電影底蘊、蓬勃發展態勢及對電影文化的大力推廣,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可,榮膺世界 “電影之都”。這一殊榮,如強勁東風,為青島電影產業注入澎湃動力。青島電影產業對中國電影工業化貢獻卓著,其完備的影視基礎設施,為電影工業化搭建堅實平臺;豐富多元的影視產業鏈,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憑借這些,青島 “電影之都” 的名號愈發響亮,在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進程中,正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杰出的電影藝術家們,為中國銀幕注入獨特的“青島氣質”。在人才培養與集聚上,中國電影發展需要大量專業人才。青島良好的產業環境吸引了眾多知名導演、演員和專業團隊,如烏爾善導演、特效師四季等。他們帶來先進理念和技術,提升了電影工業化水平。5G高新視頻實驗園區以尖端科技重塑影像邊界,藏馬山外景地以“一軸五區”搭建時空隧道。青島電影學院以“全要素產教融合”培育影視人才,中國電影工業化研究中心在此探索標準化路徑。青島不僅是中國大片的誕生地,更成為全球電影工業鏈的關鍵節點。

    政策賦能“真金白銀+頂層設計”

    華表獎落戶青島的背后,是青島從地方政府到省級戰略的合力托舉。自2017 年青島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電影之都”稱號以來,持續推出一系列全國領先的影視產業政策。

    以影視基地的建設發展為例,離不開各級政府的規劃引領。自2018年以來,山東省出臺《山東省影視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2年)》《山東省“十四五”電影發展規劃》,明確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區為山東省“1+N”影視基地布局核心區;2023年,“掛牌山東電影創研中心、創建國家電影產業創新示范基地”等事項列入山東省人民政府《推進青島西海岸新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2024年印發實施《高標準建設青島影視基地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持續推動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為高質量發展影視文化產業,山東省出臺了《關于支持鼓勵 12 優秀文藝作品創作生產的十項措施(試行)》;青島市出臺了《青島市推動影視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青島西海岸新區相繼結合市級資金和社會資金設立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發展基金,設立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出臺《關于支持影視產業健康平穩發展的政策措施》等政策措施,加快產業要素集聚。

    從第一代政策(青島東方影都影視發展基金、靈山灣影視文化產業專項資金)由市、區財政和社會資金組成,注重扶持優秀影視作品制作和企業運營發展,到第二代政策(《青島西海岸新區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注重扶持影視文化全產業鏈重點環節,再到第三代政策(《支持青島影視基地高標準建設的若干政策》)聚焦關鍵環節進行精準扶持,不僅保持了政策前后銜接有度,并且在精品創作層面對影視作品加大扶持;加大對后期制作項目的扶持,對實體入駐的后期制作企業,按實繳注冊資本和實際入住人數給予最高 500 萬元扶持。

    支持影視創研機構,3年給予最高200萬元的創研經費扶持;扶持微短劇基地建設,連續三年每年給予基地運營方最高15,013萬元資金扶持,對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拍攝的優秀微短?。ê〕绦騽。┙o予單部作品最高100萬元的獎勵。力爭通過政策激勵,進一步加快產業要素集聚,激發創作活力,把青島影視基地打造成為國內外影視企業和影視人喜愛的投資沃土、創作樂園和生活家園。

    真金白銀的投入,推動著青島影視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政府還創新推出“劇組服務專班”,從場地協調到安保疏導提供“管家式”服務。拍攝《長城》時,青島3天內協調出10公里封閉道路;為支持《流浪地球2》,政府特批劇組使用膠州灣跨海大橋拍攝。這種“青島速度”,讓導演郭帆直言:“這里給電影人的不僅是場地,更是敢想敢做的底氣?!?/p>

    城影共生“激活”全球版圖

    華表獎的到來,為青島按下“影視+城市”的加速鍵。此次華表獎選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更是為這場盛會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在4月27日這一天,青島西海岸新區將成為中國電影的焦點。華表獎的頒獎活動將匯聚眾多電影界的大腕明星、知名導演和優秀電影人,獲獎者們將發表感人至深的獲獎感言,分享他們在電影創作過程中的酸甜苦辣,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與活力。

    頒獎季期間,影迷可參與電影場景打卡、博物館觀覽等活動;典禮結束后,電影節展映、影視主題游線路將持續引流,進一步延長盛典的熱度。值得注意的是,2025《青島市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行動計劃》中提到,華表獎頒獎活動期間是青島今年增加消費券發放投入的重要節點。同時,青島將持續聚焦影視之都,舉辦華表獎、國際戲劇學院獎等高水平影視獎項活動,持續辦好里院喜劇節等品牌活動。

    華表獎的聚光燈下,青島的視野早已超越一城一地。作為中國首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電影之都”,青島連續舉辦多屆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與戛納、釜山等國際影視節建立合作機制。從承接華表獎到輻射東北亞,青島的影視產業藍圖愈發清晰——它要成為全球影視版圖中的“中國坐標”。

    當華表獎的獎杯在青島海濱熠熠生輝,這座城市的影視夢想也照進現實。從提供攝影棚的“物理空間”到構建產業生態的“多維場景”,從政策護航的“單點突破”到城影共生的“系統升級”,青島完成了從影視“服務生”到行業“領航者”的蛻變。自2017年入選聯合國“電影之都”以來,青島始終致力于打造世界級影視文化交流平臺,華表獎的落地,預示著青島揭啟了新時期城影共生的歷史新序幕。

    正如一位電影學者所言:“華表獎與青島的相遇,不是偶然的‘雙向奔赴’,而是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的必然選擇?!泵嫦蛭磥?,這座以海為幕的城市,正在書寫屬于中國電影的新傳奇。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