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西海岸大村鎮:書記亮“項”繪春圖 鄉村振興的創新方程式

    春回大地,產業正興。青島西海岸新區大村鎮以“書記亮‘項’行動”為筆,以特色產業為墨,從盤活閑置資源的面包糠生產線,到創新養殖模式的黃粉蟲基地,再到非遺技藝搭乘電商快車的“饅有愛”面食文化研究院,一個個務實項目落地生根,書寫著賦能產業振興的生動實踐。

    產業振興看“項”場:面包糠飄香奏響富民曲

    位于大村鎮理務關村的面包糠加工項目廠房,工人們緊抓生產工期,專注進行配比、攪拌、烘烤……面包糠生產線上,身著白色工裝的師傅們穿梭于轟鳴作響的設備間,精準操控著原料膨化、高溫定型、粉碎過篩等工序,質檢員手持專業儀器抽檢顆粒均勻度,包裝車間里自動化機械正將成品封裝成箱,整個廠區彌漫著小麥烘焙特有的焦香。

    大村鎮理務關村面包糠加工項目現場。

    “這批訂單要發往日韓市場,現在車間每天能生產20噸成品?!贝蟠彐偫韯贞P村黨委書記劉付華介紹,該項目投資600萬元,通過盤活閑置土地,不僅帶動40余名村民就業,更讓小麥身價翻倍——精深加工后利潤率從6%躍升至20%。

    這正是大村鎮“書記亮‘項’行動”特色項目之一,為深化落實全市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攻堅提質及村級班子“起底復盤、規范提升”有關要求,提升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質效,今年以來,大村鎮創新實施“1+1+4”工作機制,通過抓好“村黨組織書記”1個關鍵主體,聚焦“村集體經濟發展”1個中心任務,做好“資源要素整合、產業鏈條延伸、產業融合示范、聯農帶農共富”4篇文章,通過黨組織書記領銜攻堅,推動鄉村各類產業提質增效。

    頭雁領航進行時:黃粉蟲養殖蹚出強基路

    “從前期調研、市場分析到綜合研判,再到擴產項目最終落地,整個過程中我們不僅積累了寶貴經驗,更真切感受到村級班子向心力、凝聚力的提升?!贝蟠彐偧t旗村黨委書記徐著明表示,“這個全過程讓我們對產業發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也增強了村集體推動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p>

    紅旗村的項目是吉理蟲源養殖場二期工程,村黨委針對一期效益分析發現,每棟大棚可帶動15戶村民就業增收,但配套設施不足制約了產能釋放,通過積極對接落地二期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盤活23畝閑置設施用地,投產后將形成“蟲源培育+產品深加工”的全產業鏈,預計帶動80余名村民實現就業,帶動增收300余萬元。

    亮“項”行動實行“村黨委書記領辦、自然村黨支部書記協辦、村‘兩委’成員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村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牽頭研究部署,深入調研并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確保“書記項目”取得實效。

    “非遺+電商”煥新生:面食文化研究院架起共富橋

    大村鎮西南莊村一直是全鎮集體經濟發展的示范村,該村堅持“以產為核”“以旅鋪路”,建設成“一軸一帶、一心四區”的西南莊田園綜合體,打造“茶花果畜”的產業結構,帶動更多百姓增收致富,去年,通過跨村聯營方式打造新區“金扁擔”聯農共富直播院落,依托直播電商產業,將農民變成“新農人”、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流量變成“新農資”,每年可實現就業200余人,帶動增收300萬元。

    大村鎮西南莊村“饅有愛”面食文化研究院項目效果圖。

    對于該村黨委書記丁連國而言,如何用好現有資源,解決村中婦女、老年人增收,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因此,在謀劃本村的“書記項目”時,丁書記首先想的是帶動更多婦女、老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在他的推動下,西南莊村打造“饅有愛”面食文化研究院項目,聚焦做好養生面食等特色產品研發制作、特色研學、專業培訓帶貨等活動,該項目緊挨“金扁擔”直播院落,同步利用直播電商流量溢出效應,做好聯農帶農。

    不僅如此,該項目積極組織留守婦女、老人、返鄉青年參與專業培訓,動員專業團隊提供傳統面藝經驗,每年不僅可帶動2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同時推動培養專業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大村鎮“書記亮‘項’行動”聚焦24個特色項目精準發力,有效推動了全鎮特色種植、農副產品加工等產業提質增效,通過項目建設,流轉農村土地1986畝,盤活閑置資源11處,預計帶動村集體增收600余萬元,提供就業崗位800余個。

    下一步,大村鎮將持續挖掘村莊資源優勢,發揮村黨組織書記“頭雁領航”效應,通過建立“項目化攻堅、長效化推進”機制,從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深化轉型,由示范點位打造向全域整體推進全面突破,切實將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推動鄉村振興實現“雙重躍升”,實現“點亮一個點、帶動一大片”的整體效應。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賽男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