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募基金的調研動向出現新變化,醫藥企業備受關注,有的醫療企業在一日內接待了22家公募基金的調研。
在調研活動中,AI+醫療業務的發展情況成為機構投資者的關注重點。多家醫藥企業表示已引入AI技術來推動業務發展。此外,集采政策對公司的影響也備受關注,有醫藥領域企業表示,集采中標將有利于提高公司在該地區的醫療機構覆蓋率和市場占有率。
海爾生物接待12家機構調研
4月1日,海爾生物接待廣發基金、匯添富基金、國泰基金、華安基金、匯添富基金、嘉實基金、鵬華基金等機構的調研。
在調研活動中,有機構投資者詢問AI如何賦能公司的各項業務。對此,海爾生物相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上市時為了突破低溫存儲產業的天花板就進行了物聯網轉型,不管是血液網、疫苗網都已經有了AI的相關應用。
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還指出,隨著AI時代到來,公司調整內部戰略,從產品升級到場景方案,滿足用戶通過AI更好地提效的需求。其中,在智慧公衛場景,公司的疫苗預約接種系統已接入DeepSeek,基于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快速理解用戶的多種表達方式,準確解答用戶疑問并根據其個性化需求推薦最優接種方案。
據了解,2024 年海爾生物的美國市場收入占整體收入比例不足 2%,加征關稅前已提前備貨,影響有限,該公司通過“一國一策”等策略提升本地化能力應對風險。2024 年海外市場實現收入 7.15 億元,剔除太陽能疫苗方案影響后實現雙位數增長,去年四季度已基本消化訂單擾動,2025 年有望大幅提速,本土化戰略成果顯現,多類產品方案增長,部分區域保持高雙位數增長,場景方案精準契合用戶需求。此外,公司的并購整合效果顯著,多個已并購標的增長良好。
集采政策影響備受關注
集采政策對醫藥企業的影響,是許多機構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4月2日,三鑫醫療接待了大成基金的調研。對于機構投資者的提問,該公司指出,集采產品價格已有明顯下降,當前價格已處于低位水平,未來進一步大幅降價的空間相對有限。集采中標有助于頭部企業通過“以價換量”進一步快速增加市場份額,充分發揮規模效應,夯實其穩固的行業地位。
責任編輯 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