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407億美元,較2月末上升134億美元,升幅為0.42%。這是我國外匯儲備連續16個月站上3.2萬億美元大關,也是連續3個月出現環比回升。
專家認為,在外部環境復雜多變的情況下,外匯儲備充分發揮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已經幫助我國成功經受住了多輪外部沖擊的考驗,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黃金儲備方面,央行連續五個月增持黃金。同日,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2025年3月末黃金儲備報7370萬盎司(約2292.33噸),環比增加9萬盎司(約2.80噸)。
業內主流觀點認為,提升黃金儲備資產占比有利于國際儲備多元化,實現保值增值。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向記者表示,目前黃金儲備在中國儲備資產中的占比仍然較低,黃金儲備總量與中國經濟體量和外匯儲備總量仍不匹配,再考慮到金融安全、儲備資產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來還有繼續增持黃金的空間。另據中銀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此前測算,2022年11月至2023年9月,中國增持黃金儲備與國際金價(月均)之間為強負相關0.751,反映中國在增持黃金儲備的過程中更加注意逢低買入而不是追高。
此外,4月7日,德意志銀行在其最新特別報告中指出,盡管本周出現回調,但黃金的牛市基本面依然強勁。該行維持對黃金的看漲立場,預計金價到2025年底達到3350美元/盎司。德銀行指出,美國現任政府在國防合作、對外貿易和援助方面采取更具交易性的策略等,這為地緣政治版圖重塑創造了機會和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一些國家尤其是與美國地緣政治立場不完全一致的國家,可能通過增持黃金來對沖風險。
責任編輯 榮曉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