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處頗為空曠的場地中,幾位游客頭戴VR(虛擬現實)眼鏡,時而伸出手左右摸索,時而探出腳前后移動。與旁人眼中的“空無一物”不同,這些游客正通過VR眼鏡領略著豐富多彩的內容。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有能“對話”的自然萬物,有“活起來”的歷史文物……游客們的腳程雖然只有幾百米,卻可以在時空中自由縱橫,深度體驗精彩紛呈的文化內容。
這種通過MR(混合現實)技術讓大眾獲得沉浸式文化體驗的方式,正是文化和科技融合下的全新呈現手段之一。
伴隨著數智科技、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日漸成熟,文化與科技融合的手段、呈現方式和融合成果也在不斷豐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機制,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p>
這其實從國家層面為文化、科技融合發展注入了信心。事實上,自2024年起,中國在文化和科技創新融合領域迎來了井噴式發展。大量采用空間計算等先進技術的《黑神話:悟空》,用全球銷量超2800萬份的成績讓國產游戲3A大作與西游文化走向世界;用尖端技術驅動動畫工業革命的《哪吒之魔童鬧?!罚瑧{借突破154億元的票房,躋身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五。
游戲、電影、數字展館……日益豐富的文化業態,證明了文化與科技融合充滿活力,也注定成為城市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促進產業進化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意義或價值是什么?首先應該弄清“融合”中的雙向含義。
海創匯科技創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長文表示,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是技術對文化的單向賦能,而是一種雙向互動?!拔幕癁榭萍继峁﹥r值導向和創意源泉,科技賦予文化新的表現形式、傳播方式和應用場景。它的本質在于通過技術手段突破傳統文化形態的物理限制,激活文化資源的創新潛力,同時讓科技發展因文化內涵而更具人文溫度?!?/p>
換言之,讓文化更具科技含量,讓科創遵循價值導向,這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底層邏輯。
在這層邏輯的基礎上,文化資源數字化重構、文化生產與傳播范式革新、科技產品的文化屬性升級、文化消費與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等成為融合的重要路徑。
劉長文告訴記者:“這些路徑的背后,既有人工智能、腦機接口、量子計算等尖端技術的影子,也有優秀文化、優質文化塑造的根基。兩者的融合,會誕生出元宇宙博物館、虛擬偶像、云演出等多種新業態,但這些絕非文化、科技融合的全部價值,更高的價值在于‘發展’,它會影響創業者、企業的變革與進化?!?/p>
變革進化,產業升級,或許是文化和科技融合的重要意義。以歌爾股份孵化的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歌爾創客”)為例,走進歌爾創客打造的Wemake XR梵高數字藝術體驗館,MR大空間體驗區、數字藝術畫廊區、梵高主題文創區等讓游客不僅能欣賞梵高的藝術作品,還能走入梵高的內心世界,感受他的創作故事。
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個藝術體驗館展現的不只是科技。數字科技是歌爾創客的‘底牌’,但基于數字科技,讓文化更好地被感知,才是體驗館真正的價值?!?/p>
在“讓文化更好地被體驗、被感知”的初衷指引下,歌爾創客踏上了產業升級的道路。歌爾創客數字創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喆介紹,為打造數字藝術體驗館,公司用三年時間從硬件、軟件到內容開發進行了全鏈條的自主研發,打造了一支集合影視游戲、文化旅游、藝術設計、展覽展示、技術開發等多領域人才的復合型團隊。歌爾創客不再是一家單純的技術公司,而成為一個在文化、旅游、娛樂、教育等領域聚合資源、滿足多元化跨界需求的科技文化企業。
亮出城市底蘊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不僅可以推動產業變革升級,也能集中體現城市或區域的深厚底蘊與獨特優勢。
“融合,是一種生態共存的概念,它的發展路徑一定建立在過去積累的優勢上??萍荚谝欢ǔ潭壬峡梢员弧蝗弧瘎撛斐鰜?,但文化一定是有底蘊的。因此,一座城市的文化和科技融合,一定是城市過往積累并一直存在的優勢與特質,在協同創新的驅動下,呈現出‘你中有我’的多元化發展態勢。”劉長文說。
以青島為例,作為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制造業名城,青島在文化和科技融合方面始終凸顯著制造業與海洋文化基因。
海爾作為中國家電制造業的代表性品牌,通過布局三翼鳥、卡薩帝等品牌,在探索智慧住居的同時,也塑造著智慧生活的文化理念。此外,通過打造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海爾用家電文化講述著青島的“制造業故事”;孵化雷神科技、小帥科技等創業公司,海爾在制造業的土壤上培育出電競、影視、動漫等文化業態;推出《海爾兄弟》科普動畫與系列IP,海爾讓家電品牌通過動畫完成“破圈”。
同樣是“青島制造”的代表性企業,青島啤酒打造了青島啤酒博物館,集聚了不同時代的啤酒釀造設備,展現了青島獨具特色的啤酒文化。青島啤酒博物館又推出了青島首個多維沉浸式演繹夜游項目《金色奇妙夜》,利用聲光電、墻體投影、虛擬現實技術等讓沉浸式體驗更具科技感。青島啤酒首創的青島啤酒時光海岸精釀啤酒花園,更成為全球首創、規模最大、業態最全、體驗最豐富的“沉浸式啤酒+消費生活體驗”MALL。
制造類企業探索著文化新業態,文化類企業則借助數智科技,實現轉型。青島出版集團與歌爾合作建設國家虛擬現實創新中心(青島),成為目前虛擬現實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創新中心;與科大訊飛合作建設AIGC數智出版研究院,搭建AI智能閱讀服務體系;與喜馬拉雅共同探討以新技術賦能主責主業和生產經營管理,拓展人工智能在出版領域的應用。
此外,青島出版集團還搭建起以版權開發運營為核心的數字場景矩陣,建設“青少年科普和創新文化傳播平臺”,涵蓋傳統文化、海洋國防、航空航天等多個主題。以“我愛祖國海疆”系列主題活動為例,青島出版集團通過展覽、講座、VR體驗等形式,重點展示了我國在海洋科研、海洋國防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既彰顯了文化企業在數字化領域的實踐成果,也將青島的海洋特色文化融匯其中,受到了行業各界的關注與好評。
把握山東機遇
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時代賦予的機遇。
青島城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首席技術官賈曉陽表示,加速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發展,有助于文化企業不斷拓展新的增長曲線,探索新的發展空間。在這個過程中,企業應當積極擁抱這種趨勢,發揮“文化+科技”的融合優勢,積極打造文化科技新質生產力和創新增長曲線。
劉長文對此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表示:“文化和科技融合,本身是一個巨大的機遇。越是有文化底蘊的區域,就越應該擁抱融合,才能讓科技更有溫度,讓文化更有活力?!?/p>
對于山東這樣一個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省份而言,“文化+科技”毫無疑問是山東能夠也理應把握的時代機遇。2020年,山東省科學技術廳、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等7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動山東省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到2025年,山東要建成50家左右特色鮮明、示范性強、管理規范、配套完善的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00家左右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領軍企業,基本形成覆蓋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體系,使文化和科技融合成為山東省文化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五年來,山東也確實在“文化+科技”的道路上取得了不菲成果。
山東廣電傳媒集團推出了33個科技創新項目,應用場景涵蓋媒體融合、內容審核、內容制作、智慧文旅、公共服務、文化數字化等14個領域。其中,媒體內容安全AI智能保障平臺、章魚智慧運維系統、IPTV“千人千面”內容智能推薦系統等10個項目已實現商用,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曲阜通過融合無人機光影秀、AI導游、XR互動等數智科技,引領城市文旅產業向著智慧化邁進。其中,尼山圣境以“科技+儒學”為核心理念,運用無人機、XR沉浸式互動劇場等手段,打造出一場虛實交融的文化盛宴;三孔景區則運用裸眼3D技術重現“孔子講學”“魯國盛世”等歷史場景,讓文化遺產在數字化中煥發新生機。
此外,山東博物館推出線上展覽平臺,將大量的文物藏品以數字化的形式呈現給觀眾;全省上線全國首個省域文旅資源的元宇宙平臺,提供文旅延伸、文旅孿生、虛擬文旅、交互文旅、數字資產和特色文旅6大功能;山東首對齊魯數字文化推薦官“齊風”“魯韻”于2024年底亮相,用數字人助力山東數字文化高質量發展……
山東是文化大省,也是工業強省。文化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是山東發揮本土優勢的理想賽道與絕佳時機。用文化賦予科技溫度、深度,讓科技將文化變得鮮活,踏準“文化+科技”的浪潮,山東就一定能在數智科技的時代中厚積薄發,釋放出齊魯新活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尹為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