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藍的天空下,一排排光伏板如波浪般起伏,與下方波光粼粼的魚塘相映成趣——這是青島市城陽區北岸城暉150MW漁光互補項目的生動場景。作為山東省2024年重點市場化并網項目,該項目不僅承載著清潔能源發展的使命,更成為交行青島分行踐行綠色金融、服務國家“雙碳”戰略的典范。
綠色金融賦能,破解項目融資難題
據了解,漁光互補項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回收周期長”的特點,資金壓力成為制約項目快速推進的關鍵因素。交行青島分行主動擔當,深入對接企業需求,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為項目提供5.5億元專項貸款支持,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新能源產業。
針對項目用地性質復合、收益模式創新等融資難點,交行青島分行構建了專業化服務體系,組建總分行聯動的專項服務團隊,創新“合規底線+特色容缺”雙軌評審機制,開辟新能源項目綠色審批通道,壓縮審批周期。通過建立“全周期風控+特色化授信”標準化模板,為同類項目打造了可推廣的金融服務范式,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為項目按期并網提供了堅實保障。
社會責任踐行,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該“漁光互補”工程通過立體開發模式實現多重效益:光伏矩陣在滿足養殖光照需求的同時,使單位土地利用率提升200%;一期100MW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量達1.8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4.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7.9萬噸,減少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超800噸。
交行青島分行以金融力量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彰顯了國有大行服務國家戰略的責任擔當。
鄉村振興融合,探索綠色發展新路徑
在城陽區上馬街道,光伏板下的魚塘不僅實現了清潔發電,還帶動了當地漁業轉型升級,其創新的“光伏+漁業+旅游”三位一體模式,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復制的產業融合樣本。于此,交行青島分行的資金支持不僅助力新能源產業發展,更促進了當地就業和農民增收,成為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項目通過土地租用、產業聯動等方式,為當地經濟注入了可持續的發展動能。
據悉,該項目的生態效益已初步顯現,2000畝低效水域實現價值重構,帶動周邊5個村莊發展光伏運維、生態旅游等配套產業,預計年均為農戶增收超80萬元。這種將綠色金融與民生改善深度綁定的模式,切實提升了鄉村振興的獲得感。
展望未來,持續深耕綠色金融賽道
隨著首筆信貸資金到位,這個融合“水下養殖、水上發電、生態旅游”的綠色能源示范項目正式啟動,標志著交行青島分行在清潔能源與現代農業融合領域實現標桿性突破。
對此,交行青島分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此次合作為新起點,將繼續深化“綠色信貸+碳金融”工具組合,重點布局“農光互補”“海上風電+”等特色場景,持續完善綠色金融產品矩陣。通過構建多維度生態價值實現機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譜寫金融服務“雙碳”戰略的新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