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民營企業,如何向“新”而行、向“高”攀登

    原標題:加強研發投入 主動擔當作為

    民營企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民營企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力量。

    在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廣大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要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不斷提高企業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從基礎原材料到先進制造,從移動通信到互聯網技術,從儀器設備生產到新藥創制……廣大民營企業牢記囑托,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發力,以創新求變打開發展新天地,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中不斷展現擔當。

    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企占比超八成

    機械手臂靈活舞動,精準完成焊接任務。重慶兩江新區賽力斯超級工廠內,超3000臺機器人智能協同,關鍵工序實現100%自動化。

    “我們以持續性的研發投入,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驅動力。”賽力斯集團董事長張興海說。去年,賽力斯推出全新一代超級增程系統,最高熱效率達44.8%,1升油可發電超3.6千瓦時;由企業自主打造的技術平臺兼容多種新能源動力形式。

    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底氣所在。近年來,我國民營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長,創新質量顯著提升。全國工商聯發布的《2024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創新狀況報告》顯示,2023年研發投入前1000家民營企業研發費用總額1.39萬億元,平均研發強度3.58%;研發人員總數達192.65萬人,比上年增長7.4%。

    前不久,阿里巴巴發布并開源端到端全模態大模型,可同時處理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等多種輸入,并實時生成文本與自然語音合成輸出。今年2月,阿里巴巴集團宣布未來3年將投入超過3800億元,用于建設云和人工智能硬件基礎設施。

    “我們將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基礎模型平臺及原生應用、現有業務的人工智能轉型等3方面加大投入,助推行業發展?!卑⒗锇桶图瘓F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

    民營企業發力研發,創新成果不斷涌現。2024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擁有有效專利66.67萬件,較上年增長9.39%;2024年,我國專利授權排名前10位的國內企業中,民營企業占7席,華為蟬聯PCT(專利合作條約)國際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在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中,民營企業占比超80%。

    2024年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設民企超32萬戶

    “2577,發起配送”“4137,發起配送”……上海楊浦區五角場一座購物中心6層的露天平臺上,無人機起降繁忙。這樣的“空中外賣”場景在國內不少城市出現。截至去年底,美團無人機累計開通53條航線,完成超45萬個訂單。

    前沿技術在現實場景落地應用,離不開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清華大學軟件學院課題組開發技術,基于地面麥克風陣列進行遠距離即時聲源定位,保障無人機安全起降。

    “這項技術有效解決了復雜城市環境中信號衰減快、信噪比低等難題,已經接入美團無人機飛行控制系統。”美團機器人研究院秘書長劉碩介紹,技術源于城市低空物流網絡真實應用場景,研究得到美團無人機團隊、清華大學—美團數字生活聯合研究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共同支持。

    如今,不少民營企業在低空經濟、未來網絡、類腦智能等前沿技術領域開展研究。

    “民營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在部分優勢領域開始挺進‘無人區’并加速突破,成為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領跑者。”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張赤東說。

    民營企業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創新方式也日益多樣化。在科技創新組織模式上,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主動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包括共建實驗室、共同申報科技計劃項目、共同研發產品、聯合培養人才等。

    “近年來,我們作為依托單位,參與‘安全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的建設,以國家和行業需求為出發點,與國內相關單位緊密協作,不斷提升數字安全能力。”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說。

    龍頭企業推進自身技術創新的同時,還以產業鏈為依托形成創新聯合體,賦能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發展。

    位于廣東深圳的聯想南方智能制造基地,集智能制造、創新孵化、產業賦能為一體,建立完整的具身智能制造業生態。

    “我們為初創企業設計定制化的小批量生產方案,打造從樣品到驗證到調優再到量產的全鏈條服務?!甭撓爰瘓F全球供應鏈“制造即服務”業務總監吳圣明說。

    去年前三季度,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設民營企業32.7萬戶,高端裝備制造業新設民營企業14.8萬戶,人工智能軟件研發類新設民營企業80多萬戶。

    專家表示,民營企業研發動力強、轉化效率高、管理運行機制靈活,從明確的產品需求和定位出發,能夠以應用帶創新、以創新促應用,不斷催生新成果、新業態、新模式。

    創新環境優化,民企牽頭國家級研發項目

    去年,由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的“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前沿生物技術”重點專項——“生命科學儀器中的關鍵配套試劑耗材研發與量產應用”項目啟動,由華大基因聯合國內多家高校院所等共同承擔。

    “過去,我們也曾多次參與國家級研發項目,但大多由科研院所和高校主導,隨著技術和產業發展,民企也能‘牽頭’?!鄙钲谌A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尹燁說。

    創新不問“出身”。由民營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國家重大科研設施向民營企業開放、吸納更多民營企業科技專家進入國家科技專家庫、探索建立企業家科技創新咨詢座談會議制度……為鼓勵民營企業參與科研創新、發展新質生產力,國家支持力度增強,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痹趪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呂薇看來,發展新質生產力,民營經濟大有可為。

    “新三樣”異軍突起,半導體產業奮力趕超,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領域嶄露頭角……創新競技場上,廣大民營企業展現蓬勃生命力,為中國經濟注入強大動能。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東認為:“民營企業在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關鍵的作用?!?/p>

    新征程上,民營企業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以敢為人先的魄力開拓進取,在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中展現出勃勃生機。(記者 谷業凱)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