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就業群體,是社會主義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青島市北區人社局始終堅持就業優先戰略,聚焦新業態就業群體需求,通過非遺、數字賦能等特色路徑,推動新業態就業與社會治理“雙向奔赴”,繪就“就業有門路、增收有保障、發展有空間”的民生新圖景。
蠟繩串起“就業鏈”
在洛陽路街道周口路社區有位張老師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巧手老師”。張老師既是周口路社區的居民,也是木蘭就業手工坊的骨干教師,她將非遺繩藝轉化為“寶媽增收密碼”,帶領社區寶媽實現“家門口”就業增收。
“以前在家閑著,現在靠編手鏈貼補家用,生活充實多了。我們還可以根據自己時間,隨時來社區學習,特別方便。”木蘭工坊的學員滿意地說道。
市北區積極推行彈性就業模式,依托木蘭手工坊,設立“媽媽崗”,以非遺蠟繩為工具,幫助社區女性掌握手工技能,讓零基礎的寶媽在短時間內掌握繩藝基本技法,上手制作手鏈、主題擺件等多種作品。通過構建“公益培訓+志愿幫扶+市場對接”模式,學員作品既用于關懷特殊群體,也通過社區渠道銷售創收,為有需求的寶媽開辟就業新路徑。截至目前,木蘭工坊累計開設培訓18次,帶動50余名寶媽用巧手編織新生活,實現帶娃賺錢兩不誤。
動態服務“跑”出加速度
大港街道的張先生失業后因工作技能單一、學歷偏低,求職屢屢碰壁,遲遲未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他得知家門口設置了“就享家”樂業服務站后,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就業人才服務專員表達了自己的就業需求,結果卻讓他喜出望外。
工作人員了解到張先生的實際情況后,考慮到他熟悉轄區路線且樂于溝通的優勢,便推薦他嘗試上手快且工作時間靈活的外賣送餐。如今,他憑借自己的高效送餐路線和優質送餐服務,已成為平臺的“五星騎手”,成功解決了自己的就業難題。
“面對傳統就業市場的壓力,靈活就業為勞動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大港街道“就享家”樂業服務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大港街道“就享家”樂業服務站致力于為轄區居民提供求職招聘、就業創業、技能培訓等服務。針對靈活就業群體,創新建立動態回訪機制,根據求職者登記信息進行分類,并設立服務臺賬,做到求職前后跟蹤服務,及時了解居民就業需求變化,提升崗位匹配效率,幫助求職者順利實現轉型。截至目前,服務站共提供服務300余次,進一步暢通社區微循環,激活百姓家門口就業服務新引擎。
興趣變現 “云端”創作就業新思路
“將興趣變成事業是最幸福的事?!绷魧W青年小陳感慨道。她歸國后曾因不適應傳統職場模式而陷入迷茫。四方街道人社服務專員在走訪中敏銳地捕捉到她的文學創作特長,而后結合當下新媒體職業特點,協助她重塑職業認知。通過系統學習網絡文學模式及自媒體運營機制,小陳順利實現從傳統寫作到新媒體創作的思維轉型。經過三個月精心打磨,她的首部小說完成框架設計和投稿簽約。
“新業態就業就像為我打開了一扇任意門,既發揮了特長,又讓我找到了職業歸屬感?!比缃?,她同步運營的自媒體賬號已吸引了大量粉絲,網絡創作也為她帶來了穩定收入。
近年來,新業態就業方式已逐漸成為當下年輕人實現就業的熱門選擇。四方街道聚焦數字化潮流,積極探索“數智就業”服務新路徑,不斷加大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服務力度,將就業服務送入校園,利用AI技術,通過“數字人”“一體機”等數智化資源不斷豐富就業服務場景,為青年群體提供直播培訓、電商運營、政策對接等多項幫扶服務,進一步拓寬新職業就業渠道,為青年群體快就業注入動力。截至目前,服務站累計提供服務千余次,幫助300余人實現就業。
下一步,市北區人社局將繼續深入推進“社區微業”三年行動計劃,持續搭建公共就業服務平臺,聚焦新就業形勢,加大新就業崗位挖掘力度,積極打造“AI+就業”服務模式,嵌入AI政策解讀、直播帶崗、遠程面試、實景體驗等新技術,形成集需求歸集、崗位推送、能力提升、創業推介等于一體的集成式就業服務場景,進一步提升就業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擴大服務圈輻射效應,推動家門口就業服務落到實處,努力增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凝聚力、成就感、獲得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