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青島市教育局在青島金門路小學舉辦青島市“教聯體”建設工作研討會暨2025年家庭教育、思政德育工作部署會。此次會議旨在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持續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市域“教聯體”建設推進路徑,為學生健康成長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去年9月,教育部辦公廳等十七部門聯合印發的《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工作方案》為“教聯體”建設指明了方向。那么,如何認識“教聯體”?如何破解建設過程中的難點?如何推動“教聯體”在協同育人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些問題成為了本次研討會的焦點。
會上,來自市南區、嶗山區的2位分管局長和市北區富源路小學、李滄區實驗小學、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小學、青島大學即墨實驗學校的4位校長,圍繞“教聯體視域下校家社協同育人的路徑探索與實踐創新”主題,展開了熱烈討論。
市南區創新打造“區域-學區-學?!比墶敖搪擉w”協同育人布局,打通了10個“百分百”進校園育人路徑和校外“一核多館多地”的市南本土育人行走地圖;嶗山區則聯合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婦聯等開展“校家社合育”系列活動,在五個街道成立了五個校家社實踐社區。青島富源路小學把學生放在圓心,與社區共建“幸福教育生態圈”;李滄區實驗小學聯合社區打造“15分鐘育人圈”,共建“周末研學圈”;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小學將企業生產線轉化為育人資源鏈,讓社區空間拓展為教育場域;青島大學即墨實驗學校與一汽等知名汽車制造企業聯合,構建實施了協同育人的“1+1+N”模式。這些寶貴的實踐經驗,以機制創新實現了校、家、社三方在協同育人上的效能躍升,為在座的區(市)、學校帶來了豐富的實踐參考和理論思考。
會上,市教育局相關處室也對2025年家庭教育和思政德育工作進行了詳細部署?!敖搪擉w”建設是今年家庭教育的重點工作。年內,青島市各區(市)要爭取全部建成“教聯體”,全市至少70%的學校要因地制宜建立“教聯體”。要通過制定市、區、校三級“教聯體”建設的職責、任務、資源清單,實現“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與家長和社會各方共同研究、破解學生成長中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為育人提供全方位條件保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