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青島銀行2024年業績報告如期而至。作為山東省唯一一家“A+H”雙上市的銀行,青島銀行憑借清晰的戰略定位、多元化的收入來源以及穩健扎實的風控體系,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成績單。
2024年,青島銀行規模再上新臺階,集團資產總額達6899.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8%;集團管理總資產突破9000億大關。經營效益方面,該行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34.98億元,同比增長8.22%;實現歸母凈利潤42.64億元,同比增長20.16%。
在讓利實體、凈息差持續收窄等多重行業挑戰下,青島銀行充分發揮城商行的屬地優勢和靈活性,源源不斷地為實體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實現與地方經濟同頻共振,不僅展現出自身強大的經營韌性和發展潛力,也為行業穿越周期提供了信心及路徑。
業績領跑:規模效益質量齊升
每逢年報發布,業績最受市場關注。身處經濟換擋的時代背景之下,銀行業成為資本市場密集“報喜”的板塊。截至3月24日,已披露業績報告的19家上市銀行中,絕大多數維持營收和利潤正增長。
青島銀行作為上市銀行隊列的優等生,2024年再度延續高質量發展的態勢,整體經營保持穩健,實現了規模、效益、質量“三增”。
規模方面,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集團管理總資產突破9000億元大關,達9065.5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9.23%;集團資產總額達6899.6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48%。其中,存貸款總額分別為4320.24億元、3406.90億元,分別較上年末增長11.91%、13.53%。
盈利方面,青島銀行一直跑在上升通道上。報告期內,青島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34.9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42.64億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攀升至11.51%,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放之同業,青島銀行的優勢尤為顯著。公開數據顯示,上述已披露業績的19家上市銀行2024年營收、歸母凈利潤平均增速為3.15%、7.66%,青島銀行營收、歸母凈利潤增速分別為8.22%、20.16%,高于行業平均5.07個百分點、12.5個百分點,分別位居第四位、第二位。
拆解營收構成可以發現,青島銀行利息凈收入與非利息收入協同增長。2024年,該行實現利息凈收入98.74億元,同比增長6.38%。同時,依托多元化經營策略和多牌照優勢,青島銀行在非息領域拓展出多個收入增長點。2024年,該行實現非利息收入36.24億元,同比增長13.58%。
高質量的發展需要高水平的安全,不僅該行的經營業績經得起市場長期檢驗,其資產質量亦不斷鞏固。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14%,較上年末下降0.04個百分點,實現7年連降。撥備覆蓋率241.32%,較上年末提高15.36個百分點,實現5年連升。兩項核心指標“一降一升”,標志著青島銀行資產質量持續提優,風險抵補能力充足。
總體來看,盡管2024年中國銀行業面臨諸多挑戰,但青島銀行穩扎穩打、厚積薄發,憑借強大的內生動力和發展韌性,邁上了自身高質量發展的新臺階。
實體賦能:用陪伴滴灌區域經濟
參天大樹,必有其根。自誕生之初,青島銀行便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本位,深知欲成枝繁葉茂之勢,必先扎根深遠。這一理念始終貫穿于青島銀行的來路與新程。
青島銀行所處的山東,是全國經濟活躍度領先省份,梯度培育了創新型中小企業2.4萬家、專精特新企業1.8萬家和“小巨人”1163家,制造業單項冠軍領跑全國。2024年全省GDP達9.86萬億元,劍指第三個十萬億大省,澎湃勢能呼喚更強本土金融力量,青島銀行大有可為。
以五篇大文章為首的科技金融為窗,可以窺見青島銀行在精準滴灌與系統賦能間服務實體經濟的生動實踐。
在集成電路芯片可靠性驗證領域深耕的青島某微電子企業,曾因高精設備投入陷入資金困局。青島銀行得知企業需求后,深入一線實地調研,為企業量身定制技術改造專項貸款,授信1000萬元,精準澆灌“硬科技”幼苗。
2024年,青島銀行制定《科技金融發展方案》,明確業務發展方向,建立健全全行科技金融工作機制。在濟南打造科技金融專營中心,推動五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建設,全面升級迭代科技金融服務模式,快速響應客戶和市場需求,為客戶提供全周期、多元化的金融服務。截至2024年末,該行科技金融貸款余額突破18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6.7%,超全行貸款平均增速;1784家科技企業通過“專精特新貸”“人才貸”等特色產品獲得成長加速度,見證著金融活水與科創火種的深度交融。
在普惠金融領域,青島銀行持續以金融之力拓展服務中小微企業的力度、深度和廣度。青島一家辣椒外貿企業在收購季面臨資金周轉壓力,因抵押物不足難以獲得傳統貸款。青島銀行了解企業需求后,依托大數據風控模型,為企業定制600萬元免抵押低息“出口快貸”,高效化解經營資金困境?;诹己玫穆募s記錄和經營表現,該企業次年授信額度提升至900萬元,實現銀企共贏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該行普惠貸款余額突破450億元,較上年末增長33.2%,超全行貸款平均增速。
青島銀行揮毫五篇大文章的筆鋒不止于此。2024年,青島銀行持續強化戰略引領,從戰略高度統籌推進綠色金融發展,相繼鍛造“綠金青銀”“青出于藍”金融品牌,積極創新綠色產品,先后推出“新質碳益貸”“綠水清源貸”等特色產品,助力企業低碳轉型。特別是,青島銀行充分利用地域經濟特色,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在藍色金融特色化領域不斷探索,積極打造特色服務體系。數據是最生動的注腳,報告期末,青島銀行綠色貸款、藍色貸款余額分別達373.49億元、167.82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2.91%、26.75%。
探路養老金融。2024年,青島銀行制定《青島銀行養老金融工作實施意見》,明確養老金融三年發展規劃,形成養老金融發展專項任務書,持續豐富養老服務金融產品體系,自主研發推出了“養老金計算器”,累計服務超過1.2萬名客戶,商業養老金產品實現銷售超6000萬元。
深耕與收獲并行。過去一年,青島銀行加大對重點領域的信貸傾斜,全力服務山東經濟發展,對公貸款高增:截至2024年末,公司貸款2421.79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0.15%;占客戶貸款總額的71.08%,比上年末提高3.91個百分點。
伴隨著今年聊城分行正式開業,青島銀行補齊了省內最后一塊“拼圖”,實現了山東16地市全域覆蓋的戰略布局,此舉為全要素金融供給激活區域實體經濟增長極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能力提升:積極培育競爭新優勢
當“千行一面”的同質化困局成為行業焦慮時,青島銀行以“能力鍛造”為突圍密碼,開啟深度轉型:為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2024年,青島銀行以加速數字化轉型為驅動力,以提升綜合經營能力為著力點,開啟更加專業化、數智化、體系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征途。
一方面是向數字化轉型要發展。自新三年戰略規劃實施以來,青島銀行積極擁抱金融科技浪潮,將數字化轉型作為一把手工程頂層謀劃、統籌推進。2024年,青島銀行信息科技投入達5.65億元,占該行營業收入的4.19%,完成了對公線上營業廳二期等79項重要項目的投產,數字化轉型進程全面提速。
公司端,青島銀行創新推出“票鏈e貸”“智造e貸”等線上融資產品,持續豐富數字服務生態與線上產品線;針對中小微、外貿企業量身定制的“普惠e貸”“出口快貸”等產品,通過大數據分析和智能風控系統對用戶進行畫像,有效縮短貸款審批時間,解決了企業融資難題。
零售端,青島銀行迭代升級手機銀行8.11版本,上線經營貸、商業養老金等功能,創新推出“幸福列車”理財快銷平臺,把金融服務從營業廳搬到用戶指尖,大大提升零售客戶的金融服務體驗。
另一個方面是刀刃向內鍛造專業能力。依托集團化協同發展與豐富的金融牌照優勢,青島銀行主動突破傳統業務邊界,不斷加強在金融市場、托管、投行、理財、融資租賃等方面的業務聯動,以專業性和標準化的金融服務為客戶提供“一攬子解決方案”。
繼成為山東省首家獲批基金托管資格的地方法人銀行后,2024年,青島銀行又獲批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直參資格,成為山東省首家獲批此資格的地方法人銀行。同時青島銀行還是山東省唯一具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主承銷資格的地方法人銀行。
2024年,青島銀行中長期債務融資工具承銷規模、承銷產品只數、服務發行人數量排名均位列山東省首位;并成功發行了山東省金融機構首單信用聯結票據暨全國首單銀行創設的跨境標的債務信用聯結票據(CLN);集團金融市場業務自營投資規模2573.81億元,增長14.00%;資產托管規模1450.12億元,超額完成年初計劃。
交易銀行業務持續創新,將客戶、產品、渠道有機整合,切實為企業提供全方位、一體化的本外幣、內外貿、離在岸金融服務解決方案。截至2024年末,青島銀行實現國際結算業務量176.88億美元,較上年末增長31.31%,國際結算量和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均位居山東省內法人銀行首位。一系列數字背后,不僅是規模的躍升,更是青島銀行對“專業價值”的持續加注。
2025年,是青島銀行新三年戰略規劃收官之年,這份高質量年報的出爐不僅是一份業績宣言,更以破局者的姿態為城商行逆周期突圍提供了發展范本。展望未來,扎根齊魯大地的青島銀行必將以更加優質的金融服務繼續書寫好五篇大文章,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青銀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菁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