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青島市生態環境局應急與輿情處、執法支隊聯合嶗山生態環境分局探索推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打捆評審”,組織轄區內一季度應急預案到期的7家企業集中完成預案更新、打捆評審及備案,以助力企業發展為目標,全方位提升企業應對突發環境事件能力,為守護嶗山生態環境筑牢堅實屏障。
記者從嶗山生態環境分局了解到,按照《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備案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對于轄區內可能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業,包括產生廢水、廢氣處理設施以及危險廢物等企業,必須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企業應結合環境應急預案實施情況,至少每三年對環境應急預案進行一次回顧性評估。嶗山區現有符合上述條件的企業157家,涉及的行業領域10余個,涵蓋了制造業、化工、電子信息等多個重要板塊。嶗山區著力構建“部門搭臺+協會服務+企業自愿+律師護航”的環境治理新模式,探索打造環境應急管理領域“合規成本最低、服務效能最優”的示范工程。
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有著深厚底蘊的老企業,從2008年搬到嶗山區至今已經17年了。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總監王興志感觸頗深:“往年我們企業都是自行尋找有資質的環評機構編制應急預案,一個流程下來至少需要2個月的時間,平均花費在1萬余元。這對企業來說,不僅時間成本高,經濟成本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今天這種模式實實在在給我們減輕了負擔。如果評審順利通過,僅需要3個工作日內就能獲取備案回執,而且評審費用還能享受‘集采’優惠;如果沒能通過評審,可以進入‘綠色通道’,有協會給予指導,按照專家的要求進行限期整改,還免收二次評審費用。這種人性化服務模式太貼心了,讓我們充分感受到嶗山區在營商環境優化方面做出的努力,我們企業也更加重視應對突發環境事件,這對企業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p>
青島市生態環境局環境安全與輿情處蘇循革向記者介紹道:“應急預案打捆評審是近年來嶗山區探索推進‘生態惠企’服務的一項積極實踐。在這個實踐中,政府部門負責搭建打捆評審的工作平臺,起草方案并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市環保產業協會秉持零收費、零差價的服務原則,負責‘雙隨機’抽選應急庫專家進行服務組織、質量把控以及爭議協調等;企業自愿參與并對預案的真實性、完整性負主體責任;合作律所派駐律師提供法律護航,對預案合規性進行審查,全方位把控預案編制、評審、備案全流程的法律風險,雙重保障評審結果的專業性與合法性。當轄區企業都具備了完善且有效的突發環境應急預案,就如同給嶗山的綠水青山穿上一層‘防護鎧甲’,一旦發生突發環境事件時,能夠迅速、精準地做出應對,保障環境安全和周邊群眾的切身利益,守護住嶗山這片生態家園?!?/p>
下一步,嶗山區將繼續推進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打捆評審工作,今年年底前為轄區內符合條件的40余家企業做好打捆評審服務,預計可以累計為企業節省成本超30余萬元。為配合該項工作順利開展,嶗山區還將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提高服務水平,讓更多企業受益,讓嶗山的生態環境更加美好。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通訊員 楊櫻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