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為歲首,農為行先。近日,青島市春季農業生產暨綠色增糧單產提升工作會在西海岸新區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區舉行,進一步部署春季農業生產工作,示范推廣小麥綠色高產高效關鍵種植技術。全省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引領區觀摩活動同步舉行,我市集中展示了綠色增糧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
新質生產力 為農業現代化插上翅膀
與會人員參觀了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區運營中心和數字農業平臺,智能收獲機、無人駕駛拖拉機等智能農業新裝備紛紛亮相。大場鎮綠色增糧先行區構建“無人農場”數字化平臺,農田實現耕作、播種、水肥管理等6個模塊智能決策,遠程操作。
人工智能是農業現代化的關鍵變量,今年中央1號文件首次提出“農業新質生產力”,青島市構建“技術研發—場景落地—數據驅動—人才支撐”的全鏈條體系,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賦能農業生產,為糧食安全注入新動能。
今年,青島市大力推廣機藝協調化、功能集成化、作業精準化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與技術,全市智能農機保有量達到1.6萬臺(套),機藝融合水平居全國一流。
“智能+”灌溉 水肥一體化助力糧食單產提升
現場會上,運用地埋式自動伸縮噴灌設備,水肥通過自動伸縮桿從地下噴涌而出,上千畝麥田同時灌溉,精準滴灌代替了大水漫灌。
近年來,青島市創新集成小麥、玉米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從試驗田進入規模糧田,2024年全市推廣應用面積達150余萬畝,對比傳統水肥管理,水分利用率提高2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冬小麥輕簡滴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支撐青島高產示范田小麥單產突破875公斤大關,成為全市糧食大面積單產提升的重要抓手,為推動糧食生產由中產階段向高產階段跨越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撐。
綠色增糧 大面積單產提升有保障
在隨后召開的全市春季農業生產暨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工作推進會上,總結了2024年糧油生產和綠色增糧情況,部署了2025年春季農業生產,動員全市農業農村系統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誤農時抓實抓好春耕春管,全面落實糧油及果菜生產任務,確保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近年來,青島市將綠色增糧先行區建設作為糧油單產提升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的綠色增糧“青島場景”,創建集高產創建、快速烘干、倉儲物流、加工銷售、數字應用、成果展示于一體的高標準現代化糧食生產綜合樣板。2024年,10個綠色增糧先行區小麥、玉米平均畝產分別超過600公斤、700公斤,其中平度市蓼蘭鎮小麥綠色增糧高產攻關田,經省實打測產畝產875.8公斤。
萬象“耕”新 全力打贏夏糧豐收第一仗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人勤春早,萬象“耕”新。當前,全市麥田處于返青期,一二類苗合計占比近九成,苗情總體好于去年,豐產基礎較為扎實,正值春季小麥苗情轉化的關鍵時期。全市開展“穩糧保供”農技服務專項行動,充分發揮“兩聯盟十團隊”作用,實施農技大推廣、大培訓、大服務活動,下發各類技術指導意見11個,全市1000多名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墑情和病蟲情,指導農戶科學應對“倒春寒”天氣,落實鎮壓劃鋤、澆水追肥、防災減災等措施,全力打贏夏糧豐收第一仗。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馮志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