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時代的大潮中,消費形式與渠道日新月異,新興的消費領域層出不窮,金融業也不例外。在大數據的加持下,各類金融產品日新月異,服務渠道也越來越便捷。每一個新興領域的崛起,必將伴隨著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挑戰。而“3·15”則像一面鏡子,映照出金融市場的繁榮與消費者的權益之間的緊密聯系。
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將至,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青島監管局、中共青島市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青島市分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青島監管局聯合發起“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防范非法金融活動倡議書,旨在守護金融安全,共筑權益防線。青島各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倡議,開展各類消費者權益保護與宣傳教育活動,為金融消費者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金融知識普及、消費維權和金融志愿服務,共同筑起一道金融消費的“立體防護網”。
多元場景與創新科技
金融消保安全防護網越織越密
今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期間,青島各銀行機構以多元場景與創新科技織就金融消保安全防線。消保宣傳從線下網點到數字展廳,從社區、學校到田間地頭,各銀行機構在青島大街小巷掀起了一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熱潮。
在青島工行“工行驛站”,舉行了一系列“‘3·15’守護消費者權益,共筑金融安全防線”活動。其中,青島工行威海路支行依托暖心服務驛站,針對老年客群推出“適老服務日”智能設備教學,為工行年輕客群定制“金融安全隨身包”,開展廳堂沙龍、一對一風險診斷等服務宣傳項目。青島工行東岳東路支行工作人員收集整理近期發生的典型詐騙案例,特別是針對老年群體、學生群體等易受騙人群的案例,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對案例進行深入剖析,讓消費者學習如何識別詐騙陷阱,掌握應對技巧。
近日,農行青島分行全面開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 聚焦“維護權益”主題,宣傳講解金融消費者八項基本權益。針對“代理退?!薄按砭S權”等不法中介亂象,揭露各類騙局的表現形式、手段和危害,幫助消費者有效識別和防范相關風險,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投資環境。與此同時,開展“金融微課堂”金融科普開放日、“沉浸式”體驗適老化服務、“消??h域行”活動,深入“社區、地鐵、校園、企業、部隊、商圈、農村”等社會多個領域,開展豐富多彩的消保宣教活動,做到“客戶在哪里,消保宣傳就到哪里”,幫助金融消費者增強權益保護意識,共同營造島城和諧健康金融消費環境。
近日,在青島中行組織的“小小銀行家”——金融知識進校園活動現場,通過一問一答的趣味互動形式,金融知識變得生動易懂,點燃了在校學生對金融領域的探索熱情。據了解,青島中行持續推進金融消保場景化建設,建好“中行消保 四季相伴”教育宣傳矩陣,幫助市民有效識別和防范各類金融風險。
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在消保工作中采用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其中,線下消保宣傳實現了營業網點全覆蓋,針對“一老一少一新”以及大眾客群等不同群體,堅持金融機構公益性宣教原則,塑造“建行消保,溫暖同行”的企業形象。在線上教育宣傳方面,積極搭建基于“VR、3D及智能AI技術”的數字化線上宣教展廳,2024年線上展廳實現18896人次的瀏覽量,訪客數12381人。金融教育融入業務發展,通過客戶經理云工作室觸達客戶的渠道,開發線上數字化宣教,通過客戶掃碼答題、參與游戲等方式,宣傳金融知識,2024年觸達客戶2.47萬人次。
在數字化浪潮中,交通銀行青島分行以科技重塑消保范式,通過智能風控、數據治理與安全保障,構建起立體化“金融安全防護墻”,以智能風控體系實現主動防御。手機銀行搭載自主研發的風險模型,通過環境檢測、行為分析等技術,對賬戶異常交易實施毫秒級攔截;智能客服系統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年均處理客戶咨詢20萬件,準確識別潛在風險3000余起。2022年上線的“三代社保卡無感升級”系統,通過數據比對實現13萬持卡人信息自動遷移,有效防范信息泄露風險。
在全方位擴大內需的背景下,預付消費服務范圍不斷拓寬,但預付資金安全隱患、消費糾紛等問題也隨之而來。為此,郵儲銀行青島分行推出了山東省首個數字人民幣智能合約預付消費服務平臺“智金衛士”,為預付費行業的資金安全治理難題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
集結志愿服務
金融機構詮釋“金融為民”溫度
近年來,青島高度重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大力推動金融消保教育宣傳工作常態化建設,集結多家銀行機構成立金融消保志愿服務隊,開展了一系列“消保縣域行”活動,打通送達金融知識的“最后一公里”。
在歷史悠久的大鮑島文化街區,交通銀行青島分行設立“非遺體驗區”消保宣傳點,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創作消保主題糖畫、福字拓印,吸引150余組家庭參與,創作“福”“安”“財”主題糖畫作品200余幅,發放《姣姣說成長》宣傳手冊120本。
青島銀行“幸福鄰里”志愿服務隊與所在社區黨群中心高頻鏈接,深入開展黨建、共建合作,以反詐情景劇、防非小課堂、金融知識唱演等創新形式,積極宣傳防非反詐金融知識,用行動守護鄰里的錢袋子。共組織志愿服務活動814場,受眾人數達51075人次。
青島農商銀行消保志愿服務隊依托在全市范圍內打造15處“暖心驛站”,為騎手等戶外勞動者提供取暖納涼、飲水歇腳和手機充電的溫暖港灣,服務外賣騎手、快遞員等新市民群體4000余人次。通過“點對點”結對子等方式,開展風險提示、以案說險等活動120余次。
浦發銀行青島分行志愿服務隊走進青島海信小學、樺川路小學等中小學校園開展金融知識講座,講座涵蓋誠信與信用、金融消費者權益以及如何識別和防范金融詐騙等內容,讓金融知識的種子在學生心中生根發芽。面向學生群體開展金融知識講座20余次,覆蓋學生2000余人。
新華人壽青島分公司金融消保志愿服務隊前往嶗山區小河東村、平度東石家莊村、隋家村、河岔村等鄉村開展金融知識宣教活動,通過設置金融知識宣傳攤位、開設金融學堂、發放宣傳折頁等方式,向當地村民普及基礎金融知識、識別洗錢風險和假幣騙術方法,共開展金融講座15次,發放宣傳資料1200余份,接受現場咨詢約750次。
平安財險青島分公司金融消保志愿服務隊聯合交警在青銀高速出口設置護航服務站點,提供接電、添加玻璃水、飲用水供應、簡易施救等免費便利服務,為車主出行保駕護航,春節期間共服務市民和游客5000余人次。
從非遺文化街區到鄉村集市,從校園課堂到高速服務區,青島金融機構以“潤物細無聲”的守護姿態,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嵌入城市生活的毛細血管。非遺糖畫傳遞“福安財”的樸素愿景,暖心驛站托起新市民的歸屬感,情景劇與鄉村學堂激活不同群體的風險防范意識……這場覆蓋“老、少、新、農、行”的全域行動,既織密了金融安全的防護網,更彰顯了金融為民的溫度。當消保宣教從“單向輸出”轉向“雙向奔赴”,金融服務的公共價值正以更接地氣、更具創意的姿態,守護島城萬家燈火,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信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