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青島,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穿梭在紅瓦綠樹之間,載著乘客駛過棧橋、八大關,仿佛與這座城市共同編織著一首輕快的春日序曲。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成本逐步降低,青島公交車更加注重綠色環保與舒適安全。從1月3日起,隨著檢測、掛牌、培訓等手續相繼完成,青島城運控股集團前期購置的500輛新能源公交車在全市71條公交線路上投入運營。
大規模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如今已平穩運行兩個月,成為街頭一道亮麗風景線。這些“綠色身影”不僅是交通工具,更成了市民生活的參與者——清晨載著上班族涌入寫字樓群,午后接送放學的孩子回家,傍晚陪伴老人去海邊散步。車輪碾過柏油路的聲響,與城市的喧囂交織,勾勒出島城最真實的日常。
車廂里的小確幸:細節處見溫度
踏入青島城運控股公交集團市北巴士公司新能源公交車,淺灰色的座椅與寬敞的過道讓人眼前一亮。座椅采用記憶棉材質,久坐不累。一位乘客說:“這椅子軟乎乎的,比我家的沙發還舒服!”靠近車門的“愛心專座”用明黃色標識突出,常有年輕人主動起身讓座。車廂頂部懸掛的顯示屏滾動播放著本地新聞和天氣預報,下方則是一排USB充電口。一位大學生邊插上充電線邊說:“以前坐公交車總擔心手機沒電,現在一路刷劇都不慌!”
最讓乘客津津樂道的,是司機的貼心服務。每到雨天,車門處總會鋪上防滑墊;遇到腿腳不便的老人,司機會耐心等待他們坐穩后才啟動車輛。這些細微之處,讓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多了幾分人情味。
“便捷小精靈”:小車型解決大難題
在青島老城區的街巷里,市北巴士第三分公司7米長的421路和410路公交車成了當之無愧的“明星”。它車身小巧,能靈活地穿梭于社區、學校和集市。乘客張阿姨感慨:“這‘小個子’每天準時到樓下,買菜方便多了!”便捷的同時,安全性能同樣不馬虎。車輛配備了盲區監測系統,一旦有行人或電動車靠近,車內立刻響起“滴滴”的警示音。駕駛員遲野磊說:“這車就像多了雙眼睛,特別是晚上行駛,心里踏實不少?!备屓梭@喜的是氣囊減震系統——經過坑洼路段時,顛簸感明顯減輕,乘客甚至能悠閑地端起保溫杯喝茶。
環保賬本:省下的不僅是油錢
與傳統柴油車相比,新能源公交的“靜音模式”讓城市多了一份安寧。在泰山路益都路車站候車的李女士發現:“現在等車時能聽見麻雀叫了,以前可全是發動機的轟鳴?!睋斜卑褪抗緶y算,一輛新能源車每月電費比天然氣費節省近800元,全年減少碳排放量相當于種植200棵樹,此外,開燃油車時,駕駛員們總被乘客抱怨“尾氣嗆人”,可如今新能源車跑起來連煙都不冒,孩子們上車都喊坐“大玩具”。
從地鐵站到家門口:打通“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青島加快構建全市公共交通“地上地下一張網”,不斷推動公交地鐵在線網、站點、服務等層面的銜接融合,提升公共交通競爭力和吸引力。作為公共交通的關鍵“兩翼”,公交與地鐵各有所長,公交機動性強,走街串巷,可以滿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和“最初一公里”需求;地鐵線路更準時、順暢,是市民中長距離出行的首選。公交和地鐵相互補充、協調發展,能夠更好地發揮公共交通整體效能,便捷市民出行。2025年青島市計劃新開和優化調整公交線路60條,該項工作今年已被列入市辦實事。
新能源公交車作為“接駁使者”,往返于地鐵站與社區之間。乘客趙女士算過一筆賬:“從地鐵站走路回家要20分鐘,現在換乘接駁車只要5分鐘,下班能多陪孩子玩會兒?!笔斜卑褪抗静糠志€路還試點“響應式公交”,乘客按鈴即停。這種“隨叫隨?!钡哪J?,讓晚歸的上班族不必在空蕩的站臺苦等,“就像打了一輛‘公交專車’!”
車是冷的,服務是熱的。這些穿梭于大街小巷的綠色身影,正載著島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駛向更安全、更便捷的明天?;蛟S某天,當游客問起青島的春天在哪里,答案會是:在那輛載滿櫻花與海風的新能源公交車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唐夢遙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