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籌備,全鏈條護航郵輪產業”無疑是近年來青島郵輪文旅扛起業內大旗的核心招牌。近期“歐羅巴2”號郵輪攜最大歐洲入境團訪青,正式開啟2025年青島郵輪旅游新篇章。
為何選擇來青島?天時地利人和恰逢其時?!皻W羅巴2”號的到訪,不僅是青島郵輪產業復蘇的標志,更彰顯了青島郵輪文旅產業的國際化吸引力。2025年青島郵輪旅游市場迎來連續增長,預計接待郵輪40個航次以上,較2024年實現翻番。青島市郵輪游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柴忠表示,隨著郵輪產業復蘇,與郵輪相關的產業商機巨大,將拉動郵輪文旅就業,實現“破圈融合”新氣象。
從“破圈”到“出圈”
“今年力促旅游品質顯著提升,新建、改造、新開通2條海上旅游航線。”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重點開展“郵輪+目的地旅游”產品研發與郵輪旅游專題促銷活動,擴大郵輪旅游產業政策的影響力。完善“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線路,做大做強郵輪旅游,編制郵輪旅游產業規劃,辦好國際郵輪產業大會,開通青島到廈門、大連等城市的郵輪航線,力爭運營郵輪航次40個。
此外,在近期“歐羅巴2”號到訪青島之后,首艘五星紅旗郵輪“招商伊敦”號也將訪青8個航次,擬接待出入境(港)郵輪游客預計超1萬人次,游客以歐美地區為主,占比超過50%,創2015年開港以來新高。愛達郵輪旗下“愛達·魔都”號國產大型郵輪也將在4月以青島為起點開啟中國海岸巡游,進一步鞏固青島作為北方郵輪樞紐的地位。面對今年郵輪文旅發展機遇,市文旅局將協同業內資源,以一系列組合拳的形式,推動優質郵輪文旅資源從“破圈”到“出圈”。
在青島市郵輪游艇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柴忠看來,青島郵輪文旅產業的發展現狀,可以用“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未來可期”三個關鍵詞來形容。
郵輪被譽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一艘郵輪相當于一個海上城市,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購娛全套服務,是有詩與遠方最理想的度假天堂。但是郵輪產業在我國起步晚,郵輪文化和消費理念相對滯后,游客以老年人為主力,除暑假和寒假外,存在郵輪航線少、價格混亂、郵輪體驗差等發展現狀。隨著國產第一艘郵輪愛達魔都號2024年開始以上海為郵輪母港常態化運營以來,天津、深圳、廈門、青島等政府高度重視郵輪產業,紛紛加大產業政策支持力度;同時基于我國14億人口,而青島每年旅游人數1.2億僅有近2000萬人體驗過郵輪,所以郵輪出行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可期。
郵輪碼頭+開辟海上航線 駛入“快車道”
作為擁灣發展的國際灣區城市,旅游碼頭規劃事關海洋旅游、海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而開辟海上旅游航線成為了今年最大亮點之一。
近期,青島旅游集團擬在城陽區紅島東大洋建設旅游碼頭一座,該碼頭的建設將打通紅島至老城區的海上交通航線,同時豐富膠州灣內旅游業態。目前,項目正在辦理相關建設手續,爭取年內建成通航。
在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布的《青島市郵輪游艇帆船碼頭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中,青島市將建設7大碼頭群、4處郵輪碼頭、53處游艇帆船碼頭(停靠點)、12處帆船下水點的總體空間格局。
郵輪碼頭是青島市打造“國際一流的郵輪旅游特色目的地”、繪制國際級旅游場景的重要載體?!兑巹潯饭膊季?處郵輪碼頭,保留現狀大港和奧帆中心郵輪碼頭,并在市北歡樂濱海城和西海岸區域預留郵輪碼頭。
圍繞建設“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聚焦“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 的發展目標,青島以期通過科學合理布局,引導全市沿海郵輪游艇帆船碼頭建設,促進海洋旅游高質量發展。
伴隨著我國郵輪產業布局和山東半島及周邊區域游客海上旅游度假需求逐步復蘇,青島國際郵輪旅游逐漸步入發展“快車道”,與之配套的泊位基礎設施也在加快更新。去年11月,青島港老港區郵輪碼頭改擴建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本項工程是在對已投產的青島港老港區郵輪碼頭工程15萬總噸級郵輪泊位開展設計論證的基礎上,改擴建為20萬總噸級郵輪泊位。擴建后能夠滿足世界最大的郵輪???,為20萬噸級大郵輪靠泊打下堅實基礎。
打造“郵輪之都”青島新名片
作為促進青島海洋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據柴忠介紹,青島市郵輪游艇協會的宗旨是服務會員、服務行業、服務政府、服務社會。2025年協會將繼續發揮好橋梁、紐帶、窗口、平臺作用,圍繞積極推進游艇帆船公共碼頭建設、簡化船舶登記注冊手續、推動船艇電動化和大眾化等主要任務開展工作。協會計劃于今年5月底舉辦第二屆青島國際游艇展暨休閑海釣生活方式展、青島國際游艇大會、萬人航海帆船體驗等活動,宣傳海洋知識,普及海洋文化,讓市民百姓認識海洋、喜歡海洋、保護海洋、開發海洋,共促海洋文明建設。
對于多措并舉推動青島發展郵輪文旅產業方向,柴忠表示,建議青島建造、購買或者租賃郵輪,以青島為郵輪母港,實現周周有航班的常態化航線。同時,建議政府相關部門牽頭開發郵輪與高鐵、飛機聯動的旅游套餐,吸引高凈值人群加入郵輪度假、商務交流、拓展除老年團外的客源市場。此外,政府相關部門可聯合協會、港口、船公司制定行業規則、規范郵輪旅游秩序、開發統一售票平臺、嚴厲打擊旅行社低價攬客屯倉、失信等行為。
建議青島加大國內及國際旅游資源及特色旅游產品推薦,吸引入境郵輪來青訪問和內陸來青島旅游加郵輪出境游。充分發揮郵輪港管理局、郵輪港、協會等部門職能,走出去、引進來,加強國內外交流,打造“郵輪之都”青島新名片。
【采訪手記】
合力共促 開創郵輪文旅新格局
港通四海,青島正在開創一個郵輪文旅的全新格局。去年3月,《青島市郵輪旅游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發布,其中,訪問港客源入境獎勵200元/人,始發港客源獎勵200-300元/人、上不封頂,郵輪常態化運營獎勵最高300萬元,購置郵輪運營獎勵最高1億元,首航、首訪獎勵30萬元,通過財政支持助推郵輪產業發展。自郵輪母港開港以來,青島已開通40條國際航線,通達日韓、東南亞等地區15個港口城市,累計接待出入境旅客近85萬人次,成為海上旅游的重要集散地。
同時,以青島為母港,煙臺為始發港以及威海、日照為訪問港,整合各港口優質資源,打造覆蓋全省的郵輪產業。不僅如此,青島已與北京、濟南等地簽訂了客源合作協議,將合力推動郵輪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港口型城市,近年來“帆船之都”已在全國乃至全球叫響,成為青島的城市品牌。結合青島市濱海資源和空間發展戰略,通過推進郵輪游艇帆船碼頭建設,青島將打造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港、國際知名的旅游度假游艇目的地和帆船水上運動中心,打造國內外郵輪文旅發展新高地。
【觀點聚焦】
郵輪文旅游:主打“品質和線路”消費觀
有數據顯示,2024年,青島入境游客44.22萬人次,較上一年同比增長97.3%,入境游客數量位居15個副省級城市第6位。奧帆中心、嶗山、青啤博物館、八大關、棧橋、歷史城區等景點十分受眾多外國游客的歡迎,蛤蜊、烤魷魚等各類小海鮮以及特色海鮮水餃、海腸撈飯、野餛飩燒烤、糖葫蘆、青島啤酒等美食廣受歡迎。
據悉,近年來青島市實施“引客入青、招商入青”計劃,積極落實《青島市郵輪旅游高質量發展扶持措施》獎補資金共600多萬元,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創新打造青島-仁川-全北多母港郵輪深度游航線,2024年運營郵輪航次21個,同比增長600%;接待郵輪游客7.1萬人次,是2023年的16.5倍,重點航次平均上客率達90%,創歷史新高。
與2024年相比,結合目前國內外發展形勢,柴忠分析認為,2025年青島市場會出現新氣象。“比如,隨著國際郵輪公司布局亞洲特別是中國市場,郵輪產品和線路更加豐富;游客將由以前關注郵輪價格,轉向注重郵輪品質和旅游線路,郵輪品質游將提高體驗度,吸引回頭客;隨著郵輪產業復蘇,與郵輪相關的產業商機巨大,將拉動郵輪文旅就業。”
【亮點關注】
全市濱海岸線形成7大碼頭群
《青島市郵輪游艇帆船碼頭專項規劃(2021-2035年)》中提到,青島堅持“生態保護優先、嚴格管控圍填海、充分利用現狀碼頭、陸海統籌發展”等規劃原則,在充分梳理現狀漁碼頭、旅游碼頭、交通碼頭等各類碼頭資源的基礎上,綜合考慮自然稟賦、旅游發展需求、國土空間規劃管控等各方面因素,對全市沿海碼頭設施進行統籌謀劃和布局。
以郵輪碼頭、游艇帆船碼頭、帆船下水點為規劃對象,全市濱海岸線形成7大碼頭群、4處郵輪碼頭、53處游艇帆船碼頭和12處帆船下水點的總體空間格局。7大碼頭群分別為鰲山灣碼頭群、嶗山風景區碼頭群、東岸前海碼頭群、環膠州灣碼頭群、唐島灣-薛家島碼頭群、靈山灣碼頭群和龍灣碼頭群,呈現自青島濱海岸線一帶展開、板塊聯動的布局特征。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