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安排公布

    3月7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有關情況。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殷保家,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園林和林業建設處處長賀蕾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2年國務院出臺《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每到植樹季節,全國各地的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展開,人民群眾對于植綠、護綠的意愿愈加強烈。進入新時代,全民義務植樹有了更寬泛的內涵和外延。2017年6月13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印發《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規定了多種義務植樹形式,包括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愿服務、其他形式等8類。2019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并進一步明確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多年以來,青島市民積極參與全民義務植樹活動,為改善城市環境貢獻了巨大力量。

    以下為青島市近年來“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情況及2025年“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安排。

    “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情況

    2019年以來,青島市在全省率先啟動“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建成全省首個“義務植樹網絡平臺”,開展“云植樹節”,制定捐款捐物和認建認養管理辦法,建立市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20處、“綠色驛站”13處,籌集公益捐款捐物千余萬元,組織多種多樣的義務植樹活動,獲得了市民群眾的好評。青島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工作多次得到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表揚并推廣。

    2024年,青島市本級和10個區市黨政軍領導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活動。30多家市直機關單位,近1000名機關干部開展“我為浮山增綠”主題義務植樹活動,栽植苗木2000余棵。推出青島市“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綠色嘉年華,組織義務植樹線下活動361場次,現場參與植樹活動近3.6萬人次,栽植各類苗木超過17萬株,網絡互動達1000萬人次。植樹節期間,13萬中小學生同上一堂“義務植樹課”,舉辦“空中植樹節”,推出全國首個義務植樹無人機公益星空秀,500架無人機在奧帆中心上空震撼詮釋“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的青島故事。通過校車、地鐵、航空、帆船等形式“陸??铡比嫘麄?,拍攝的義務植樹主題微電影《最愛晚林秋》榮獲“青島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優秀獎”。

    2025年“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安排

    以“履行植樹義務,共建美麗中國”為主題,以“全民盡責、多元參與”為宗旨,打破傳統植樹形式限制,圍繞“植綠、公益、科普、智慧”等維度,結合山東省提振消費年、公園城市建設等重點工作,推出一系列親民、便民、惠民的線上線下創意活動,讓市民群眾在日常生活場景中輕松履行植樹義務,形成“人人可參與、時時能盡責”的綠色生態圈,打造全民參與的“現象級”綠色IP,樹立全國標桿。

    今年,將啟動社區“微花園”全民共創項目,推出“綠”動青島植樹月、“空中植樹節”“綠色公益盛典”“澆個朋友”市集等系列活動,搭建“數”說青綠——智能數據系統,通過大數據檢測收集全市范圍內的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推廣各類紀念林建設,推進綠地共建共享活動,計劃全市組織“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活動500場次以上,組織現場參與植樹活動人數不少于5萬人次。從“揮鍬種樹”到“生活化盡責”,讓義務植樹成為市民群眾可感知、可觸摸、可傳播的綠色生活方式,真正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全民實踐。

    全民綠色嘉年華活動

    擬于3月9日正式啟動2025年植樹月活動,推出系列綠色嘉年華活動。啟動并開展社區“微花園”全民共創計劃、全國首個人工智能+“空中植樹節”“云植樹節”、2025年“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公益盛典、“守護一棵樹-牽手一份萌”公益認養活動等百場“綠動山?!ぶ灿鄭u”活動。

    屆時,分批次通過青島全民義務植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發布活動,招募市民群眾和駐青國際友人等為志愿者參與植樹、養護活動。社會團體、家庭和個人可自行報名,選擇合適的時間和地點參與。植樹月期間,全市擬舉辦活動100場次,方便市民群眾參與盡責活動。

    社區“微花園”全民共創計劃

    創新“你有地-我來綠”活動,采取資源整合、全民共創的形式,策劃推出社區“微花園”全民共創計劃。首批推出百個社區“微花園”送到家門口系列活動。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和生態環境保護戰略,提升村(社區)綠化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在全市范圍內選取100個村莊或社區,由設計師志愿者與社區居民充分溝通后,指導居民利用裝修廢棄物,因地制宜打造“共享花園”,提升社區綠化品質,增強居民對家鄉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營造和諧美好的社區氛圍,鼓勵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植樹造林,為公園城市建設貢獻力量。

    舉辦第六屆“云植樹節”

    聯合中國綠化基金會在活動平臺開通“我為山頭公園添片綠”捐資助綠通道,市民群眾可通過通道進行捐款,方便市民群眾多樣盡責。適齡公民每年度認建認養出資45元以上的,可獲得義務植樹盡責證書,每年度捐資累計90元以上的,可獲得國土綠化榮譽證書,并在相關網站上公布。非適齡公民和集體認建認養出資的,可獲得國土綠化榮譽證書,并在相關網站上公布。

    “守護一棵樹-牽手一份萌”綠色公益認養

    為了進一步豐富義務植樹盡責活動,吸引更多的市民群眾參與其中,進一步推廣保護植物、愛護動物的理念,策劃推出“守護一棵樹-牽手一份萌”青島市互聯網+義務植樹公益認養項目。市民群眾可在線上平臺認養中山公園櫻花樹和動物園部分動物等,以認養為紐帶,融合文化體驗、生態責任與情感歸屬,公園將根據認養者意愿在園內設置認養牌,將傳統義務植樹轉化為可持續的生態共情體驗,讓每一份守護都看得見、聽得懂、傳得遠。

    “澆個朋友”市集

    推出“澆個朋友”-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綠色市集,聯合綠植企業、綠色文創品牌等,充分利用義務植樹活動現場等營造消費場景,搭建綠色消費平臺,拉動消費。同步開發市花主題盆栽、種子盲盒、環保袋等“澆個朋友”系列文創產品,線上線下同步銷售。通過文創聯名、探店計劃實現綠色消費轉化。其中,計劃將植樹與年輕人喜愛的“盲盒經濟”結合,推出全國首個“生態盲盒”,內含隨機樹種(耐冬、雪松、銀杏等)、種子卡及文創周邊。

    “葉語青島”全民尋找最美落葉計劃

    推出“葉語青島”全民尋找最美落葉計劃。在小紅書端發起尋找青島最美落葉的話題,引導市民群眾發現和尋找那些葉形、葉脈漂亮或者有造型、“有故事”的樹葉,在小紅書端分享,并標注樹種、地點和推薦語。專家評審結合大眾投票,選出“年度十大最美落葉”,制成標本,后期將入駐“葉子博物館”。

    相關宣傳活動

    今年,市園林和林業局會以植樹節為重點,一年四季開展各類宣傳活動。

    在春季,計劃于3月9日,組織一場由Deepseek設計畫面、500架無人機智能編隊飛行的義務植樹主題星空秀,會比去年的星空秀規模更大,用12幅立體畫面講述“青島綠色故事”,還將在空中展示巨大的二維碼,市民群眾掃碼就可以參與今年的義務植樹活動。同時,聯合青島機場集團以及各大航空公司在航旅途中推出義務植樹空中科普PARTY,播放義務植樹科普視頻、組織義務植樹科普有獎問答等活動。

    在夏季,將聯合青島大學水上運動中心等單位,推出義務植樹主題帆船,在奧帆中心近海海域進行義務植樹科普推廣。

    在秋季、冬季,將利用2000輛中小學校車建立義務植樹流動科普課堂,開展系列義務植樹研學活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碧琪

    責任編輯:李賽男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