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在酶催化機制解析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發現了活性氧超氧陰離子是藥物分子合成的催化劑,為人工設計高效生物催化劑開辟了全新路徑,在生物制藥、綠色化工及新型能源開發等領域具有重大應用潛力。這一成果6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
一直以來,活性氧超氧陰離子都被貼上“健康殺手”的標簽,這個在細胞代謝中產生的活性氧自由基,肆意切割DNA、破壞蛋白質,甚至被證實與癌癥、衰老等重大疾病密切相關。正因如此,全球科研力量都在競相研發清除它的“護盾”。但是這項研究發現,活性氧超氧陰離子參與麥角堿藥物分子的酶催化合成,證實超氧陰離子可以作為酶的催化工具生產藥物分子,突破了超氧陰離子現有“負面”功能的傳統認知,證明自然界的智慧遠超人類想象,那些我們普遍認為的“有害分子”,或許正是打開未來科技的鑰匙。
該研究成果將為開發新型酶制劑、重構天然產物合成途徑提供寶貴的分子進化藍本;同時將加速麥角生物堿等抗抑郁藥物的新藥開發和綠色制造的過程。相關酶制劑的開發將為傳統化學合成提供綠色低碳的可持續替代方案,推動醫藥制造向高效、環保的范式轉變。(總臺央視記者帥俊全任梅梅)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