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小記者探秘康有為故居:開啟歷史與文化的研學之旅

    青島,這座黃海之濱的魅力城市,就像一本厚重的史書,每一頁都寫滿了故事。在市南區福山支路5號,有一座歷經歲月洗禮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康有為故居。2月23日,青版財經小記者團的小記者們滿懷期待踏入了這座歷史名宅,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參觀研學活動,在歷史與現實的交融中,感受著先輩的智慧與愛國情懷。

    小記者們合影留念。

    小記者們積極舉手,提出自己的問題。

    康有為故居建成于1900年,作為青島最早出現的德式建筑之一,它有著獨特的建筑風格。主體建筑為三層德式磚木結構樓房,周邊環繞著庭院,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1128平方米。1923年康有為開始寓居于此,將其命名為 “天游園”,并在1927年3月31日逝世于此。2000年,經過全面的復原維修,康有為故居正式對外開放,并于2006年成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青島市首個對外開放并辟建為專業特色博物館的文化名人故居。

    小記者們觀看康有為的雕像。


    小記者參觀康有為故居內原來的客廳。

    小記者們一踏入故居,便被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和濃厚的歷史氛圍所吸引。三層的德式樓房,紅瓦綠樹相互映襯,充滿異域風情。走進屋內,復原的臥室、客廳場景,擺放整齊的書桌、書架以及一本本泛黃的書籍,讓大家仿佛穿越時空,置身于那個風云變幻的時代,真切地感受到了康有為先生的生活與思想。

    講解員老師介紹康有為的生平。

    小記者了解康有為的學生。

    講解員老師介紹戊戌變法。

    小記者了解“戊戌六君子”。

    專業講解員為小記者們詳細講述了康有為先生波瀾壯闊的一生。《康有為生平史跡圖片展》通過一幅幅珍貴的黑白照片,帶領小記者們回顧了他在救亡與變法之路上的奮斗歷程??涤袨?,自幼接受封建傳統教育,青年時期又深受資本主義文化的影響,成長為一位博學多才、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清光緒十四年(1888 年),他第一次上書清光緒帝,雖變法主張受阻,但已聲名遠揚。此后,他在廣州創辦萬木草堂,培養維新人才,并撰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為維新變法奠定了理論基礎。1895年,康有為發動 “公車上書”,提出拒簽《馬關條約》、遷都、變法等主張,自此成為維新變法的核心人物。1898年,戊戌變法正式開啟,然而,這場變革觸動了頑固守舊勢力的利益,僅持續百日便宣告失敗。康有為被迫流亡海外,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得以回國。

    100多年前的青島全景圖。

    小記者了解康有為故居修復情況。

    小記者們參觀故居里的展覽。

    康有為先生在流亡海外期間,游歷了許多國家,接觸到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講解員老師通過珍貴的文物和資料,向小記者介紹了他在海外的生活經歷以及對不同文明的思考與探索。在那個動蕩的時代,康有為先生在世界舞臺上為中國發聲,尋求救國救民的道路。“原來康有為先生去過這么多地方,他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到了世界各地,也把國外的先進思想帶回了中國。” 一位小記者感慨地說。

    徐悲鴻曾拜康有為為師,學習書法。

    小記者們參觀《康有為書法陳列室》。

    康有為為母親寫的墓志文。

    《康有為書法陳列室》則展示了他精湛的書法藝術。小記者們領略到了康有為先生獨特的書法魅力。他的書法作品雄渾大氣、筆力剛健,獨具一格。小記者們紛紛駐足欣賞,仔細品味每一個筆畫中蘊含的情感與力量。 “康有為先生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還是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家,他真的太厲害了!” 一位熱愛書法的小記者贊嘆道。

    康有為和朋友們的照片。

    此次參觀研學活動,不僅讓小記者們深入了解了康有為先生的生平事跡和戊戌變法這段重要的歷史,更在他們心中種下了愛國、奮進的種子。小記者們紛紛表示,要將從康有為先生身上學到的精神融入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勤奮學習,積極向上,傳播正能量,讓先輩們的愛國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