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隔夜回購利率與7天期倒掛持續 透露出何種資金面信號?

    春節過后近幾個交易日,債市資金成本仍居高不下。

    在機構交易員們感慨“資金貴”的同時,DR007與DR001的價差不斷收窄。記者注意到,從2月7日至2月11日,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與7天期的倒掛現象持續。

    具體來看,2月7日,銀銀間回購利率DR001和DR007分別為1.8033%和1.7629%;2月10日,兩者分別升至1.8541%和1.8038%。而2月11日,隔夜和7天期回購利率雙雙攀升至1.9%以上的高位,倒掛現象持續,分別收于1.9103%和1.9013%。1天期回購利率比更長的7天期價格還高,這反映出一些債市資金方對“借錢成本大概率還會變高”的心理預期。

    那么,為何近期隔夜資金價格會與7天期倒掛不止?

    “近期銀行水位低,非銀相對錢多?!倍嗝麡I內人士指出,其原因或與當前資金融出方結構變化有關,出錢占比上看,銀行融出低而貨基融出高。“在非銀機構積極融出的情況下,7天期資金價格近期相比隔夜依然會更占優勢。”

    一位券商資金交易員告訴記者,銀行春節取現效應和1月的開門紅頭陣過去后,接下來一段時間信貸需求可能會相對疲弱,“大行出錢給中小非銀機構的放水力度有望逐步加強,預計會把隔夜頭寸價格給打下來?!?/p>

    銀行水位低

    “節后資金面轉松可能是假象?!比A安證券固收顏子琦團隊指出,資金市場的流動性主要來自于銀行系與貨基,即“雙中心”,歷史上看大行的融出占比約為60%。

    而從1月中旬以來,全市場最大的資金融出方,“大行”融出資金的體量從2-3萬億元,下降到了上周五的1.56萬億元,此為歷史最低的融出水平。這很可能和同業存款的自律機制相關,1月以來,大行的司庫操作面臨著較大的沖擊和不確定性。

    現下債市資金融出仍能維持“緊平衡”,有賴于貨基這個融出主力近期的“崛起”。

    顏子琦團隊表示,從總量來看,貨幣基金融出了2.59萬億元的資金,為歷史最高。而貨幣基金之所以持續融出增加,是因為融出資金的回購利率,超過了買債券、買存單的收益率,“對貨幣基金而言,融出資金更加劃算,且不增加負偏離?!?/p>

    為何回購市場的主要凈融出方中,大行和貨幣基金“一降一升”?

    究其原因,興業研究表示,在非銀同業存款自律后,基金產品將同業存款轉為NCD投資。并且隨著企業存款“利率調整兜底條款”自律的逐步落地,對銀行企業存款的影響也需繼續關注。

    債市資金“大腿”的這番結構變化,給借錢成本表現帶來何種改變?融出回購資金的期限結構變化,或許正是導致隔夜一度比7天期價格要高的直接原因。

    華創證券固收組分析,大行融出以隔夜和7天期為主,而貨基、理財融出主要為7天期。 分機構看,當前大行逆回購余額1.8萬億元,其中隔夜和7天期余額分別為8318億元、6884億元,占比分別是大行融出的46%、38%。而貨基、理財主要以偏長期限的融出為主,當前7天期占各機構逆回購余額的權重分別為62%、83%。 全市場逆回購余額數據顯示,非銀出現為主的格局下,當前7天期逆回購余額在5.6萬億元,占比60%;隔夜余額1.4萬億元,僅占比16%。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當前貨基為融出主力,但融出量彈性相對有限。華安證券顏子琦團隊指出,貨基由于需要應對投資者T+0的快速贖回,其負債端相對不穩定。其彈性是較為有限的,通常在1.5萬億元至2.5萬億元之間,而大行的資金融出波動范圍則通常在2萬億元至5萬億元。

    節后一度連續凈回籠  

    作為債市最大的基本面,資金利率緊密牽動短期國債利率的走向。

    “自2025年1月10日央行宣布暫停國債買入,資金開始收緊,短端債券成交利率隨之回調?!庇泄淌胀顿Y從業者如是表示。

    而流動性趨緊的態勢一直蔓延到了春節后。

    記者注意到,節后幾個交易日央行持續凈回籠資金,上周2月3日到2月9日,央行共開展11702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其間21775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操作實現凈回籠10073億元。

    11日當天央行開展了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操作利率為1.50%。由于今日無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投放330億元。雖轉向了凈投放,但額度仍不足以部分銀行間賬戶“缺頭寸”的中小非銀機構完全“止渴”。

    債市投資機構負債端不斷承壓之下,資產端短期利率債品種收益率回到了去年12月初的水平。2月11日,1年期國債收益率回升0.5bp至1.26%,1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上行3bp至1.53%。

    投資人士普遍認為,這一定程度上傳達出資金端遏制債市多頭力量“信馬由韁”、利率單邊下行過快的調控意圖。這也與四季度貨幣政策例會中提到“加強利率政策執行、防空轉”的傳導機制加強和“增強外匯市場韌性”的穩外匯訴求有關。

    資金吃緊持續,后市怎么看?

    華西證券固收團隊表示,短端交易現實,定價資金利率偏高。長端交易預期,定價銀行負債難題逐漸被市場與監管所重視。臨近月中,市場習慣性開啟關于央行買斷式回購、央行國債買賣操作的討論,考慮到當前銀行負債端極度吃緊,債市預期本月央行將繼續維持中長期資金大額凈投放。

    多位分析人士作提示,近期政府債的發行節奏變化值得關注。

    興業研究指出,1至2月是政府債發行的季節性低點,1月央行暫停了買賣國債操作,同時繼續使用買斷式逆回購投放流動性,后者的主要抵押品可能以地方債為主。出于防范資金空轉等因素考慮,央行將流動性保持在緊平衡的狀態。不過,2025年1月由于國債發行進度快于往年,政府債凈融資規模高于往年同期水平。2月預計政府債凈融資規模將達到1.3萬億元左右,繼續對流動性形成回籠。

    “從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配合的角度,隨兩會之后,國債和地方債供給加快,央行可能加大流動性投放,資金面的格局可能發生變化?!保ㄒ娏曈浾?余紀昕)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