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西海岸新區入選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首批國家級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山東省生態文明強區,靈山島成為全國首個“負碳海島”、獲評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青島開發區獲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中德生態園獲評全球可持續城市和人居環境獎……眾多“國字號”“省字號”稱號加身,見證著西海岸逐綠前行的生動實踐。
回眸2024年,新區聚焦規劃引導、產業升級、生態治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領域,集成式改革、系統化推進,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含綠量”,加快塑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岔河是長江路街道長度最長、流域面積最大的一條河流,不久前成功入選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河湖名單,成為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河流。
為加強美麗示范河湖建設,長江路街道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由街道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擔任街道總河長,下設9名鎮級河長、10名村級河長、6名河管員及29名保潔員。
“我們每天都要對岔河進行巡查,并詳細記錄發現的衛生死角、安全隱患等問題,遇到當場解決不了的問題就逐級上報。市民對河道及周邊環境有什么好的意見建議,我們收到后也會記錄并上報?!遍L江路街道河管員劉衛龍介紹說。
近年來,新區整體化推進碧水保衛戰,制定水環境質量提升攻堅行動方案,鞏固“灣長+河長”工作聯動機制,統籌推進斷面巡查、防范人為干擾、汛期河湖隱患排查等工作,在19個海灣全面推行智慧巡灣,對2345個入海排污口重新摸排并分類編碼,國控斷面、近岸海域、四處城鎮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保持在100%。
同時,新區還一體化推進藍天保衛戰,制定“一域一策一圖”管控方案、大氣環境質量提升攻堅行動方案,緊盯抑塵、控車、壓煤、減排等關鍵因素,突出抓好重點時段、重點領域、重點行業治理,構建現代化大氣環境監測監控體系。2024年,新區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26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6.1%、19.3%,空氣質量優良率85%、同比增加6.9個百分點,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青島西海岸新區唐島灣
走進新區靜脈產業園,園區環境優美、整潔,仿佛一處綠地公園,很難將這里與垃圾處理聯想到一起。
作為“無廢城市”建設重點項目,新區靜脈產業園采用“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循環模式,通過園區不同項目之間的協同共生關系,實現各項目之間的物質循環與能量的梯級利用。
“目前,新區每天產生的約2000噸生活垃圾和100噸餐廚垃圾全部運至靜脈產業園進行處理,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實現了原生垃圾零填埋?!鼻鄭u西海岸康恒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喻崢介紹說。
靜脈產業園是新區協同化推進凈土保衛戰的一個縮影。目前,新區已啟動靈山島“無廢島嶼”創建工作,新增5個年度“無廢城市”重點建設項目,創建118個“無廢細胞”。
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
廢舊輪胎在業內被稱為“黑色污染”,已成為全球性治理難題,在廢舊輪胎綜合利用方面,熱裂解是最優處理方式之一。
“我們公司通過對廢舊輪胎進行裂解等一系列加工,得到初級油、炭黑、鋼絲、可燃氣,讓廢舊輪胎變廢為寶?!彪p星伊克斯達循環利用產業副總經理周平說,“一條廢舊輪胎通過裂解,可‘變成’約40%的初級油、30%的炭黑、20%的鋼絲和10%左右的可燃氣,真正做到了對廢舊輪胎的‘吃干榨凈’。相較于堆積、填埋、燃燒焚化等處理方式,熱裂解技術更加安全環保、節約能源,符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要求。”
大力培育綠色低碳產業,技術創新是關鍵。在新區,“綠色樣板間”遠不止雙星伊克斯達一家。在忙碌的山東港口青島港前灣港區碼頭上,一輛輛氫能集卡裝載著集裝箱,穿梭往返于堆場和碼頭,全國首個全場景氫能港口建設加快推進;美錦新能源秉承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充分利用光伏新能源綠電進行綠電制氫、綠電充電、綠電供能和儲能,年制氫量達246.2噸;西海岸公用事業集團利用“一網多源”模式,集聚整合、深入挖掘大型電廠余熱、工業余熱資源和污水源、海水源熱能,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220萬噸……
這些場景是新區加快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的一個個縮影。近年來,新區在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的同時,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投入與用地結構“四個結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針對“5+5+7”重點產業,在能耗雙控、節能降碳的同時,提升產業鏈綠色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為了給綠色低碳產業持續注入“金融活水”,新區還實施金融服務“春雨行動”,出臺“金融八條”,推動農業銀行、浦發銀行、興業銀行等在新區設立綠色金融專營事業部,開展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全省首筆碳中和貸款、首批碳排放權質押貸款、首單附帶“綠色建筑性能責任保險”的綠色貸款先后落地新區,新區還入選國家首批、全省唯一氣候投融資試點地區。
貢獻綠色發展“西海岸方案”
2024年12月28日,在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的指導下,轉轉集團舉辦了“綠色低碳公眾教育中心”共建儀式?!跋Mㄟ^建立綠色低碳公眾教育中心,搭建一個開放共享的平臺,普及綠色生活理念,增強公眾環保意識。”轉轉集團公共事務副總裁宋陽表示。
為持續擴大青島西海岸新區生態品牌影響力,新區推動生態宣傳和文化產業深度融合,在更高層次、更大舞臺展現新區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態之美。2024年,新區作為首個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地區,順利承辦第二十三屆中日韓環境教育研討會、生態環境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7、COP28)上,新區就“中國城市減污降碳經驗”作主題經驗分享,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區故事”走向國際舞臺。
近年來,新區深入開展省級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綜合性區域試點,實施碳達峰“十大工程”,通過多維度的探索與實踐,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綠色低碳發展之路,為國家級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貢獻了“西海岸方案”。
在2024中歐(青島)綠色與可持續發展論壇上,《青島西海岸新區綠色與可持續發展典型案例》正式發布,共有20個具有代表性、創新性、示范性的典型案例入選,涵蓋能源轉型、城鄉建設、交通發展、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生態產品價值、服務業消費、公共機構、工業碳達峰、碳匯能力等十個領域。這些典型案例體現創新場景,突出與行業領域相結合,具有先進性、創新性、規模性和示范性等特點,適合向社會公開推廣,體現出典型示范引領作用,尤其在培育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形成企業新的業務板塊、增長點和保護生態環境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方面具有示范意義。
展望未來,新區將以深厚的藍色底蘊,繼續孕育蓬勃的綠色生機,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展現國家級新區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擔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通訊員 譚寧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