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耀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文曉
驗證一個城市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成功與否,取決于“交通”是否便捷、暢通、智能;而城市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重點應做好“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四港聯動”物流體系建設這篇大文章。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耀翰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長文曉提出,現代大都市的交通建設,“綠色”和“智能”是解決城市交通通病的有效途徑,應“硬件、軟件”兩手同時抓,并大力推進“低空經濟”及“四港聯動”發展進程,方能快速推進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
人享其行 打造智慧出行新體驗
人享其行,關鍵突出在“享”字;而幸福生活,首先從更便捷和更穩定的通勤開始。
除了讓市民享受到軌道交通、陸路交通、公共交通等硬件設施的便利外,還應重點加強軟件的智慧、智能建設,如建立數字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系統,實現空間資源與交通設施的精準配置,整合共享、融合使用政府部門、通信運營商及互聯網企業等交通大數據,精準交通空間量化分析和情景推演,對擁堵路段實施提前預警及交通分流措施,推選、優化最佳線路,實現交通路況與管理數字化有機融合,確保人享其行,降低民眾通勤的焦慮感、不確定性,減少通勤對生活的時間擠壓,打造民眾出行綠色、智慧新體驗。
物暢其流 做強國內國際交通網絡大循環
物暢其流,“暢”是重點,而讓貨物無礙流通、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發展動能,才是物暢其流的關鍵。
青島的區位優勢十分優越。向東是日韓,向西是黃河流域、中亞、西亞、歐洲,向北是京津冀、東三省,向南是上海、長三角,青島處于十分關鍵的“十字形”戰略位置。
再依托“一帶一路”連接日韓和歐亞大陸雙循環“橋頭堡”的戰略平臺,深化日韓交流合作的“國際客廳”,優化與俄羅斯等鄰邊國家的過境口岸等體系建設,進一步做強國際交通網絡,成為內外循環的戰略鏈接節點,深化“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建設,簡化、便捷車輛TIR出境手續等通關業務,推進更高的國際連接水平,加快推進現代物流的國際化發展進程。根植“交通強國”發展理念,真正實現物暢其流,做強國內國際交通網絡大循環。
前瞻布局 預留“低空經濟”多維度發展空間
青島是座開放型的國際化大都市,應走在“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發展前沿,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前瞻布局、預留自動駕駛和低空飛行等新交通空間,為城市活動變化和空間結構重組做好準備,建立完善自動駕駛汽車運行環境,完善低空空中網絡與低空飛行器停靠的樞紐與平臺,規劃、建立空中、地面、地下多維度復合交通網絡及新型物流網絡,給新技術的未來預留足夠的發展空間。
加快構建海陸空鐵“四港聯動”物流體系建設
青島作為我國東部沿海城市,是全國獲批類型最全的綜合物流樞紐城市之一,將以海陸空鐵“四港聯動”的發展載體為物流樞紐戰略賦能,不僅承擔著基礎設施的功能,同時還是物流活動的組織中心,具有聚焦現代物流“提質、降本、增效”,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綜合型流通支點城市能級的功能,將更大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加快優化現有的物流園區、貨運場站等設施的整合步伐,實現設施的分層分級,形成一個完整、高效的物流輻射系統,將為青島在國際物流樞紐建設中的城市發展開辟新的賽道,打開更大空間。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