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步行街單日最高客流量超過33萬人次,糖球會疊加春節長假帶動大鮑島商戶銷售額同比增長30%,全市重點商圈以及步行街客流量突破3000萬人次、營業額同比增長12%……春節假期,臺東步行街、中山路、大鮑島等重點商圈、步行街人潮涌動,頻頻刷爆“朋友圈”,成為青島消費的當之無愧的頂流。
特色街區消費紅火,離不開“新”意十足的消費活動和消費新業態的打造。
臺東步行街、中山路、大鮑島等重點商圈、步行街人潮涌動,頻頻刷爆“朋友圈”,成為青島消費的當之無愧的頂流。
突出國潮文化,營造新年氛圍
作為首個“非遺版”春節,越吹越勁的國潮風讓青島人過年儀式感“拉滿”。青島新春第一節會“蘿卜元宵糖球會”疊加春節長假,讓老城區的大街小巷人頭攢動,擠滿了前來品嘗花樣糖球、打卡風味小吃的市民、游客。
在上街里歷史城區,闊別四年的蘿卜元宵糖球會煥新回歸。輪番上演的街區新春大戲、復古街區新春市集、潮趣文創快閃等一系列活動,將“突出‘國潮’新文化,做靚‘老青島·上街里’文化IP”作為商圈引流的重要入口。
在大鮑島文化旅游休閑街區,自正月初三起舉辦的功夫熊貓主題展、錦鯉納福手工燈會等特色活動極大增強了春節氛圍感,營造出集“游、賞、品、愿”于一體的沉浸式全新體驗,吸引眾多消費者聚上街里、品青島味、過中國年。
自正月初三起舉辦的功夫熊貓主題展、錦鯉納福手工燈會等特色活動極大增強了春節氛圍感。
據統計,2025年春節假期,大鮑島文化旅游休閑街區舉辦蘿卜元宵糖球會,組織開展了200多場民俗文化活動,總接待客流量近300萬人次,帶動商戶銷售額同比增長30%。而在過去的2024年,上街里、大鮑島兩大街區新增業態100余家,新增消費場景4.6萬平方米,U·SEA奇幻海世界、布蘭兔的植物莊園等特色商文旅項目開業運營。從餐飲零售到娛樂文旅,加速煥新的商業街區業態,意味著消費有了更多可能,多元化的消費新場景,使青島歷史城區消費活力逐步上漲。
以節興商聚勢,彰顯街區特色
春節假期期間,青島各大商業街區的特色效應也在不斷凸顯。
作為全國示范步行街,臺東步行街以“臺東賀歲,錦鯉獻瑞”為主題,搶抓首個“非遺中國年”效應,舉辦了“古今奇妙匯”非遺特色文化商品展、“新市繁如錦”新春年貨惠民大集等六大主題活動,吸引總客流量超過240萬人次,營業額突破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6.3%、12%,單日最高客流量超過33萬人次,單日最高營業額達到6000萬元。
作為首批青島啤酒特色餐飲休閑街區,西海岸金沙灘啤酒街區春節期間布置對酒當歌燈等新春主題彩燈,街區美食市集匯聚了遍布不同地域的特色餐飲小吃,放大其啤酒特色;新晉山東省特色商業街麗達步行街在街區內設置傳統花燈,開啟民俗展演,打造“麗嗨”新春市集,讓市民游客感受濃厚的新春氛圍,增添了街區的時尚氣息。
創新活動形式,文商旅深度融合
抖音生活服務發布的《2025春節消費數據報告》顯示,“旅游過年”“反向過年”在今年春節逐漸興起,一些父母選擇逆向前往子女工作地過年,而非傳統的返鄉探親方式。一些年輕人選擇走出家門,體驗不一樣的年味兒。
伴隨著消費趨勢的轉變,當下,如何以更加優質的文旅活動供給滿足假日消費需求成為各地繁榮文旅市場需要面對的必答題。今年春節,青島多個商業街區創新舉辦豐富多彩的特色促消費活動和民俗活動,加速推進文商旅深度融合。
即墨古城開展了“來古城過大年”系列活動,包含新春廟會、新春燈會、新春市集、新春演藝四大板塊。即墨柳腔、大秧歌、舞龍舞獅等傳統民俗節目輪番上演;十二生肖花燈和主題花燈,將歷史故事娓娓道來;“游魚錦鯉”投影燈秀,把科技與傳統完美融合;布滿寓意吉祥的燈籠墻和掛滿心愿的祈福長廊,為市民游客帶來一場視覺盛宴。據統計,春節假期期間,即墨古城日均客流量達到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0%。
市南區中山路歷史街區則打造了文化展覽、商業體驗、舞臺表演、民俗巡游、喜劇演藝、市集活動六大板塊,創新推出了沉浸式光影演出、AI明信片展覽等融合傳統與潮流、科技與人文的精彩節目,彰顯老城煥新后的冬季獨特魅力。其推出的第三屆“新春逛街里節”系列促消費主題活動,吸引了近千家商戶參展,日均客流量超30萬人次,總客流量480多萬人次,商戶銷售額實現明顯增長。
第三屆“新春逛街里節”系列促消費主題活動,吸引了近千家商戶參展,日均客流量超30萬人次。
從臺東步行街的熙攘人潮,到大鮑島的民俗盛宴,從即墨古城的流光溢彩,到中山路街區的煥新蝶變,青島正以創新驅動消費升級,盡展年味濃、消費熱、人氣旺的春節新景象。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