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汽車產業緊盯“智能網聯”

    日前,青島市出臺《青島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以下簡稱《計劃》),明確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作為全市汽車產業提檔升級的優先發展方向,并將立足青島汽車產業基礎,緊扣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方向,以推動現有整車企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堅持創新驅動、整零協同、場景引領、開放融合,找準細分賽道;“單車智能+網聯賦能”雙線并舉,全力穩存量、積極擴增量、超前抓變量,打造全國重要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應用高地、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和出口牽引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地。到2027年,全市整車產量超過1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0%,產業鏈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實現網聯化先發引領、智能化大幅躍升、電動化全面滲透。

    根據《計劃》,到2027年,青島市將新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創新平臺、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超過20家。全市整車產量超過1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40%,新能源商用車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0%。培育年產10萬輛以上新能源整車生產企業3家。全市生產整車年出口超過25萬輛,培育產業鏈出海能力,吸引更多車企從青島口岸出海,聚力打造“汽車+港口+物流”的全國性標桿。動力電池系統、智能座艙系統、車規級芯片、智能底盤、電驅電控、“車路云一體化”感知系統等關鍵領域配套能力顯著增強,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初步建成高質量智能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車網互動體系,“車路云一體化”應用路側基礎設施建成區域不少于200平方公里,探索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測試道路開放超過1000公里,小型低速非載人自動駕駛場景全域開放。

    產業布局分為“三極支撐”和“多點突破”。即依托現有整車制造產能發展新能源汽車,集聚發展即墨汽車產業新城、萊西新能源汽車產業集聚區和西海岸汽車生產基地。鼓勵區(市)、功能區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人才、區位等優勢,發展汽車電子、檢驗檢測、零部件配套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細分特色產業園區。建立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要素保障機制,及時滿足企業發展空間需求。

    金融支持方面,將用好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推介機制,做大直接融資規模。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設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基金,撬動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產業投融資服務。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超長期國債、專項債等支持項目建設。借助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股權投資試點機遇,利用AIC股權投資基金,支持產業發展。鼓勵金融機構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