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全省法院“三強三優”專項活動新聞發布會,發布了2024年度山東法院十個“魯法品牌”,其中青島中院“法潤青綠”環資審判黨建品牌入選其中。
“法潤青綠”環資審判黨建品牌,意為“環資審判依法呵護青島綠水青山”。青島中院以“法潤青綠”環資審判黨建品牌為牽引,促進黨建與環資審判深度融合,推動環資審判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向“綠”而行。以審理盧某等非法采砂破壞土地案為契機,設立“耕地司法保護修復示范基地”,推動涉案土地全部種植農作物并新增耕地2.55畝,助力生態環境修復和系統治理。
二是增“綠”煥彩。建成替代性修復基地、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宣教基地、44個環境資源巡回審判工作室,構建環資司法保護矩陣。
三是衛“綠”如磐。依法妥善審理各類環資案件,指導辦理環評造假入刑“第一案”等有重大影響力的案件,持續擴大司法案例社會影響力。
2024年,青島法院審結環境資源案件2409件,“法潤青綠”環資審判黨建品牌被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旗幟》雜志社評選為首屆全國機關黨建典型品牌。青島中院環資庭榮獲“全國法院先進集體”等榮譽。
山東省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方表示,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青島中院打造“法潤青綠”環境資源審判品牌,繪就生態環境保護最大“同心圓”。一方面,釋放了最嚴保護信號。在“全國環評造假入刑第一案”中,嚴懲環評造假行為,通過發送司法建議促推行政主管部門完善制度,展現了司法與行政聯動,織密源頭防范網絡的堅定信心和堅決行動。另一方面,凝聚生態環境修復合力。法院不僅僅是判決案件,還會同生態環境、自然資源和規劃等部門聯建修復基地,補種復綠、增殖放流等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實現懲治環境侵權行為和修復被損環境一體發力,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山東建設行穩致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時滿鑫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