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獲悉,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以來,在財政部的大力支持下,該局在云南省紅河地區發現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潛在資源達115萬噸,其中,鐠釹鏑鋱等關鍵稀土元素超過47萬噸,這是自1969年在江西首次發現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以來,我國離子吸附型稀土找礦的又一重大突破。
本次發現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主要為中重稀土礦。我國輕稀土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內蒙古白云鄂博和四川牦牛坪等地,但應用領域更加廣泛的中重稀土資源較為稀缺。中重稀土是電動汽車、新能源、國防安全等必不可少的關鍵原材料,是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關鍵金屬。此次發現的超大規模離子吸附型稀土礦有望成為中國最大的中重稀土礦床,對夯實我國稀土資源優勢、完善稀土產業鏈具有重要意義,進一步鞏固了我國在中重稀土資源領域的戰略優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侯增謙表示,“此次找礦突破的關鍵在于,我們通過地球化學填圖,不斷加大比例尺,搞清楚了中重稀土礦的富集規律。”
來源:科技日報微信公號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