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青島確定路線圖

    1月14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組織召開“干字當頭勇挑大梁青島走在前”主題系列發布會,首場發布會介紹青島市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工作情況。

    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青島如何發力?

    當下的青島,高度重視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提出要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圍繞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青島如何發力?

    科技創新是引領,青島提出要突出創新引領,把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著力點,強化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著力開辟新賽道,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突破口在細分賽道。青島提出要聚焦細分賽道,把“10+1”產業發展的突破口放在細分賽道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產業增長點,牽引帶動全產業鏈向“高”向“新”躍升。

    具體發力產業方向更加明確。青島提出要塑強競爭優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力塑強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打造新的“產業名片”,搶占產業發展制高點,努力在新一輪產業競爭中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錨定發展目標,青島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推動一批影響力強、創新潛力足的產業集群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產業生態主導力的細分賽道在市場競爭中構筑優勢,一批研發投入高、產品競爭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加速崛起,一批引領產業共性關鍵技術攻關的領軍人才加速集聚。

    從數字上看,青島將實現全社會研發經費總量年均增長10%以上,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每年提升1個百分點左右,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左右。

    總體上看,到2027年,青島創新型產業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新質生產力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基本形成。

    主攻“10+1”產業,青島聚焦40個細分賽道

    經逐項梳理,青島創新型產業體系主攻“10+1”產業、共40個細分賽道。

    針對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2個先導產業,青島提出優先發展,突出其戰略引領作用。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要重點發展磁存儲芯片、先進封裝、新型顯示技術等細分賽道;人工智能產業要重點發展海洋領域大模型、垂直領域大模型、人形機器人等細分賽道,拓展人工智能賦能應用領域,打造世界級海洋人工智能集聚區。著眼未來,青島力爭到2027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1200億元。

    對于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綠色能源、智能裝備5個新興產業,青島提出要突破發展。對于青島而言,這是引領支撐今后產業發展的新支柱。其中,生命健康產業重點發展合成生物、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基因和細胞診療、康復醫療器械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重點發展固態電池、智能座艙、車路云協同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低空經濟產業重點發展工業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230億元;綠色能源重點發展鈣鈦礦電池、風電裝備制造、新型儲能、海上風光氫儲及海洋能綜合開發、氫燃料電池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智能裝備產業重點發展中低運量制式車輛、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智能家電、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現代輕工是青島提質發展的3個優勢產業。其中,智能家電產業重點發展智能服務型家電、可穿戴智能設備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4200億元;高端化工與新材料產業重點發展特種輪胎、特鋼、非晶合金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3600億元;現代輕工產業重點發展健康食品飲料、新型紡織服裝等細分賽道,力爭到2027年,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青島更要超前發展1批未來產業,包括但不限于未來信息、未來制造、未來材料、未來空間等未來產業,推動技術相對成熟的太赫茲、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空天信息等短中期內規模實現倍數級增長,尚在培育期的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先進半導體材料、衛星互聯網等在中長期內將成為新興產業中堅力量,積極創建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開展七大重點行動,青島將圍繞“10+1”產業招引項目

    圍繞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下一步,青島將開展七大行動。

    在產業賽道研究行動中,青島將加強產業研究體系建設,統籌各經濟部門產業研究機構力量,開展產業深度研究,形成高質量研究成果,為全市產業發展、賽道選擇、項目招引等提供支撐。在此基礎上,青島將編制分產業和重點細分賽道的行動方案和產業圖譜,合理規劃各產業細分賽道的重點承接區市布局。

    在科技創新引領行動中,青島將強化需求導向的高質量科技成果供給,聚焦“10+1”產業發展,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加大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研發力度。對于強化重點技術攻關,青島將每年實施重大科技創新10項左右、關鍵共性技術攻關100項左右。同時,青島將創新科研組織方式,支持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協同攻關。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梯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力爭到2027年科技型企業數量達到2萬家左右。

    在成果轉化提速行動中,青島將實施產學研對接專項行動,分產業建立科技創新供給清單、產業需求清單,每年組織產學研對接活動100場左右,實施產業創新項目不少于100項。青島將建立高校院所常態化聯絡機制,組織產業牽頭領導和部門、區市跟蹤推進科技成果研發和本地轉化,加強專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開展科技項目經理人試點,每年培養技術經紀人300名以上。同時,青島將暢通科技成果轉化通道,完善“好成果”發布制度,深化海洋科技大市場建設,力爭到2027年技術合同交易額達到1000億元。建設概念驗證、中試熟化平臺,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

    在產業融合升級行動中,青島將促進數實深度融合,推進“工賦青島·智造強市”建設,力爭到2027年,打造全球“燈塔工廠”10家以上,建設“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青島將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深化“兩業融合”發展,推進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三年行動,深入推進國家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高水平建設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省支柱型雁陣集群,爭創國家新型工業化示范區。

    在項目招引突破行動中,青島招商引資將更加聚焦“10+1”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研究明確招商方向和目標企業,大力招引細分賽道行業引領性項目。未來,青島將整合招商力量,突出央企國企招商、產業鏈招商、香港澳門招商、國際招商四條戰線,引進產業龍頭項目、細分賽道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同時,青島招商將突破科技招商,主動對接先進城市和中科系、高校系、央企系等科技創新資源,大力引進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和科技創新型企業,并加強統籌布局,實施招商引資“一盤棋”統籌,按照主導產業“三集中”原則引導項目落地,突出特色、錯位發展。加快項目推進,建立“10+1”產業重點建設項目清單,加力推動項目建設,提高項目產出效益。

    在企業梯次培育行動中,青島將分產業建立并動態更新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關鍵配套企業培育庫,建立落實包聯服務機制。對于鏈主企業,青島支持鏈主企業在產業鏈招商、產業生態構建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對于中小企業,青島加強培育,力爭到2027年,全市單項冠軍、獨角獸、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分別達到55家、20家、280家。同時,青島加強協同聯動,開展產業融鏈固鏈建鏈行動,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供應鏈協同合作、產品技術聯合創新。

    在要素保障支撐行動中,青島將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強化資金保障,整合用好各類產業基金,落實“一產業一基金”要求,提高基金產出效益;強化場景應用,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產業賽道,定期發布優質場景清單,推進應用場景項目落地;強化人才保障,落實全市先進制造業人才集聚行動計劃,編制人才招引目錄、年度招才引智計劃,精準對接引進高端緊缺人才,開展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雙進”行動,力爭到2027年新增省級以上產業領軍人才150人以上。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