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千頭萬緒。如何發揮黨建統攬統籌的關鍵作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解好基層治理方程式、答好時代考題的關鍵。
2024年以來,市南區聚焦基層治理“微生態”,創新開展“強基層基礎?到基層領干?為基層賦能”工程、社區黨委分類管理整體提升行動和“深化紅色物業?共建幸福家園”攻堅行動,系統打出了一套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組合拳”,推動城市基層黨建工作全面提質增效。
重心下移 強健基層治理左膀右臂
“感謝黨和政府,實現了我的‘微心愿’,生活在這樣和諧、溫暖的社區里,我覺得很幸福?!眻F島社區70多歲冷阿姨對記者說,自己居住在高樓層,最近腿受傷出行不便,特別想要一把輪椅。包聯街道處級干部在走訪中收集到老人的“微心愿”后,與社區召集社區聯席會,包聯單位區市場建設服務中心第一時間認領了居民“微心愿”,為老人送去輪椅。
眼下,市南區將“兩下兩上”工作機制作為推進“三基”工程的重要抓手,區級領導和機關部門帶頭“下”、街道干部直通小區(網格)“下”,社區工作和群眾訴求直報區級“上”、小區(網格)要情直通街道“上”。2024年以來,30名區級領導干部全覆蓋包聯全區50個社區,頂格協調解決“急難愁盼”2100余件。227名街道處級干部全覆蓋聯系全區220個小區,破解公共空間“狹小”、配套設施“陳舊”、物業公司“缺位”等難題5400余件,一些居民群眾的煩心事、糟心事在一線發現、在一線解決。
開展“三基”工程是全區基層治理體系的一次創新和變革,將基層一線作為轉變作風、實踐能力的火熱疆場,著力推動社會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權力下放,不斷提升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在2024年全市高質量發展“亮績賽季”為民辦事工作中,兩個季度的成績位列全市前三。
靶向施策 理清基層治理神經脈絡
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市南區50個社區,有大有小、有強有弱,如何精準評價社區黨委強弱?如何抓住社區黨委這個城市基層黨建的“牛鼻子”?
“2024年社區被確定為‘示范’類社區,前期在開放式小區治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經驗。最近我們謀劃了嵌入式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暖新驛站建設、老舊開放式樓院‘大物管’模式等幾項重點任務?!毙良仪f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辛筱霞認為,社區黨委分類管理能讓社區找準自身定位,精準科學謀劃工作重點和目標任務,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
市南區通過開展社區黨委“分類管理、動態提升”工作,摒棄“材料流轉”“層層上報”式摸底調研,組織專門力量深入全區50個社區一線調研“精準把脈”,累計談話495人,最終確定全區11個“強基”類、23個“創優”類、16個“示范”類社區。通過“點單式”“幫帶式”多元培訓,提升“強基”類社區隊伍履職能力;面向“創優”類社區“兩委”班子成員,開展基層治理專題培訓17期;選派11名“示范”類社區黨委書記到上海、成都、廈門等先進地區對標一流、實訓鍛煉?!鞍邢蚴┎?、分類推進,區、街道兩級精準指導三類社區補短板、促提升,著力破解‘撒胡椒面式賦能’的問題,讓社區賦能更加精準?!笔心蠀^委黨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組織部組織科科長苑文強介紹道。
紅色物業 激活基層治理肌體細胞
“沒想到我們的樓院還能成立業委會,以前哪敢想!聽說這個消息我第一時間就來投票了,院子去年剛改造完,得有專業的物業好好管理?!痹诜埪?4號院住了30多年的居民賈大爺說道。
市南區作為青島主城區,城市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較早,80%的居民小區都是開放式的老樓院,物業管理可謂是老大難。在此情形下,市南區于2024年啟動“深化紅色物業 共建幸福家園”三年攻堅行動,在青島全市率先制定《黨建引領業委會換屆規程》。將黨建“主軸”嵌入基層治理,以紅色物業“小支點”撬動基層治理“大能量”,彰顯“紅”的特色,體現“治”的成效,真正打通黨建引領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充分發揮‘紅色業委會’戰斗堡壘作用,逐戶上門、全面征求、充分聽取居民對引進‘大物管’的意見建議,探討落地方案,為‘黨組織搭臺、物管企業登臺、居民自治唱戲’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礎。”市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羅群介紹說。
以黨建為引領,針對不同樓院具體情況,市南區探索出“黨組織+商業化物管、居民自管、景社共管、區屬企業嵌入服務”的“1+4”黨建引領“大物管”模式,打造了灣仔小區、伏龍山片區、旌德支路一號等黨建引領“大物管”先行示范點。如今,越來越多的開放式樓院從無人問、無人管的“老舊院子”,逐步煥新蝶變成為整潔有序、欣欣向榮的“樓院共同體”,探索出一條開放式樓院治理的破題之路。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