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生態中,微信小店被定位為交易的統一場景。
微信小店,正在撬動騰訊的交易生態。
2024年底,微信小店灰度測試的“送禮物”功能成功引爆網絡,并在資本市場催生了“微信小店”概念股的熱潮。
“送禮物”功能背后,是社交與電商的整合。它讓外界看到了微信做電商的獨特能力,同時也引發外界對微信小店下一步發展的好奇。
在1月9日舉辦的2025微信公開課Pro上,微信小店團隊披露了一組數據:
2024年,微信小店的GMV規模達去年同期的1.92倍,訂單數量達2.25倍,動銷商品數達3.83倍。
當然,拋開基數談增速缺乏參考價值。若按此前市場傳出的數據,視頻號電商2023年GMV約為1000億元,那微信小店2024年的GMV約為2000億元。
在用戶畫像方面,官方給出了更明確的數據。目前,微信小店25歲以上用戶占比超90%,其中,女性占比63%,男性占比37%,一線、新一線城市占比32%,二、三線城市占比40%,四、五、六線城市及海外占比28%。
據一位微信公開課講師介紹,在微信生態中,微信小店被定位為交易的統一場景,而小程序的定位是品牌官網與用戶互動營銷場景。未來,微信小店、小程序和服務號的組合,將是品牌在微信生態做生意的三件套。
微信關于交易生態的思考
視頻號的崛起,不僅讓騰訊拿到了短視頻時代的一張船票,更讓騰訊在屢次失敗后,再次看到了打造交易生態的希望。
2024年初,騰訊CEO馬化騰曾表示,直播帶貨將是視頻號2024年重點發力的方向。
但到了年中,騰訊對直播帶貨的定位進行了調整。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2024年Q2業績電話溝通會中透露,騰訊重新定位了直播電商,使其更像是微信電商。這意味著,騰訊要建立的生態系統不僅是以視頻號和直播頻道為基礎,更是要在微信內部建立電商生態,它將與整個微信生態連接。
這個調整在產品端也有所體現。2024年8月12日,騰訊宣布將把視頻號小店升級成微信小店。
二者最大的區別是,視頻號小店支持商家依托于視頻號的場景開店經營,而微信小店可支持店鋪及商品信息在公眾號(訂閱號、服務號)、視頻號(直播、短視頻)、小程序、搜一搜等多個微信場景內流轉。
騰訊對交易生態定位的變化是如何發生的?外界又究竟該如何理解微信小店?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微信團隊在近期的一次內部交流中,闡述了微信對做交易的思考。
微信做交易生態的底層邏輯,是把商品當成內容來做?!昂芏嗳苏f騰訊沒有電商基因,我們很敬畏,但如果微信能做好內容,而商品也是一種內容的話,那微信就可以做好商品。”
在微信內部看來,商品和內容沒有本質的區別,關鍵在于如何讓商品承載內容屬性,與消費者形成互動。因此微信做交易會與做公眾號類似,目的是讓商品像文章一樣與消費者進行連接。
微信內部強調,這是一個很長期的事情,行業沒有人做過?!拔⑿乓龅氖请y而正確的事,如果容易且短期,我們就不做了?!?/p>
不只有“送禮物”
基于微信對于微信交易生態的理解,微信小店推出“送禮物”功能也顯得順理成章。
一位微信公開課講師表示,在微信生態中,商品詳情頁是最小的原子組件,“送禮物”功能的出發點就是讓商品信息在社交關系中流轉。
他進一步指出,“送禮物”功能并不像外界說的神乎其神,但也確實給團隊帶來了一些驚喜。比如他們發現,“送禮物”功能上線后,商家的創意被激發,而且退貨率很低,整個商品的傳播鏈路都發生了改變。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送禮物”其實只是被外界看到的,微信小店能力迭代的一小步,過去半年,微信小店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比如微信小店上線了助手App,推出了原生客服,還與企業微信、搜索、小程序進行了連接。
這些動作,可以理解為微信小店在夯實基礎設施。微信希望微信小店不僅是從視頻號中汲取力量,同時也要與微信生態的所有元素連接,包括公眾號、服務號、小程序、社群、朋友圈等。
接下來,微信小店將進一步挖掘聯盟帶貨模式。商家可以通過商品卡、直播的形式,將自己的商品通過第三方聯盟帶貨機構售賣。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2024年12月,微信小店已經開放了聯盟商品,以及上線推客帶貨能力。在2025年1月,微信小店計劃開放店鋪券以及券帶貨能力,并結合春節場景推廣送禮玩法,到了2025年2月,則會進一步豐富商品和內容供給,助力推客撮合。
在微信的規劃中,是希望商家能把微信小店當作長期經營的場所?;谖⑿判〉辏碳铱梢酝ㄟ^視頻號、廣告投放、搜一搜、公眾號等接入公域流量,同時可以借助小程序、企業微信、服務號、社群等沉淀私域用戶,中間則可以基于送禮、聯盟、推客等模式進行社交連接。
目前來看,微信小店的形態還在持續進化,未來的想象空間也足夠巨大。如劉熾平所說,如果騰訊能以系統化的方式在微信內部建立交易生態,充分利用微信內部的所有力量,那就能夠建立一個更大、更有意義、上限更高的交易生態。(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