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年底多家銀行獲重要股東增持,明年銀行股行情或延續

    12月17日,民生銀行發布公告稱,新希望化工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化工”)于2024年12月16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公司1761.65萬股H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04%。本次權益變動后,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5.00%。

    除民生銀行外,成都銀行、蘇州銀行和滬農商行也在年末被搶籌。

    受訪人士認為,銀行板塊的艱難時刻已經過去。受益于新一輪債務置換推進及一攬子地產政策落地改善銀行資產質量預期、被動指數基金持續擴容助推銀行等高權重板塊市場行情、財政政策積極發力支撐銀行信貸、負債成本優化緩解息差壓力等多重積極因素,2025年銀行股配置價值有望延續。

    12月四家銀行獲增持

    民生銀行12月13日公告,近日,該行收到《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關于民生銀行變更股權的批復》(金復〔2024〕816 號),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同意新希望化工自批復之日起六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增持該行不超過6800萬股股份。增持后,新希望化工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有該行不超過約22.395億股股份,持股比例不超過 5.12%。

    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截至本報告書簽署日,新希望化工增持民生銀行還未完成。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已有約24家銀行發布銀行股增持公告或披露銀行股增持計劃,范圍涵蓋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和農商行。

    其中,12月已有四家銀行發布銀行股增持公告。除了新希望化工舉牌民生銀行之外,成都銀行12月12日發布公告稱,該行近日收到成都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成都欣天頤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增持公司股票的告知函》。公告顯示,欣天頤公司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成都銀行518萬股,占該行當日收盤總股本的0.13%。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欣天頤公司持有成都銀行1.56億股股份,占總股本比例為4.08%,為成都銀行第五大股東。

    12月11日,蘇州銀行收到第一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發集團”)出具的《關于權益變動的告知函》,國發集團于2024年10月9日至2024年12月11日期間,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成功增持蘇州銀行股份4892.5萬股,增持股份達到1%,增持后合計持股數達到4.97億股,占蘇州銀行截至2024年12月10日總股本的13.2%。

    在此之前,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公司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蘇州銀行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自有資金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60萬股,增持金額合計464.03萬元。另有部分管理人員及其近親屬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150.57萬股。

    滬農商行也得到了高管的“鼎力相助”,12月6日,滬農商行公布該行高級管理人員和部分董事、監事增持該行股份的有關情況。公告顯示,截至12月4日,該行12名高管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增持公司股份89萬股,累計增持金額為601萬元。

    年內銀行指數上漲近四成

    今年以來,銀行板塊漲勢良好,一度大幅跑贏大盤。同花順數據顯示,銀行板塊年內累計漲幅達到37.9%,屬于“遙遙領先”板塊。

    2024年前三季度,銀行板塊的業績環比改善。根據萬聯證券統計,前三季度42家上市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速為-1.05%,歸母凈利潤增速為1.4%,營收和凈利潤增速環比均有所回升。前三季度業績略好于預期,主要得益于金融市場相關收入的高增,凈利息收入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跌幅略有收窄但仍持續低迷。拆分前三季度業績貢獻的相關數據,其中資產規模的擴張、其他非息收入高增以及撥備同比少提是主要支撐因素,凈息差持續收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下滑以及業務成本的剛性是主要拖累因素。

    市場的主流觀點認為,銀行板塊的艱難時刻已經過去。展望2025年,不少券商的分析師在研報中表達出對于銀行股投資的積極態度。受益于新一輪債務置換推進及一攬子地產政策落地改善銀行資產質量預期、被動指數基金持續擴容助推銀行等高權重板塊市場行情、財政政策積極發力支撐銀行信貸、負債成本優化緩解息差壓力等多重積極因素,2025年銀行股配置價值有望延續。

    東興證券研究所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林瑾璐給出“ 價值增強,靜待花開”的評價。她表示,今年上市銀行走出一輪估值底部提升行情,絕對收益與相對收益均顯著;國有行、股份行及優質中小銀行先后均有階段性超額收益行情。

    林瑾璐分析認為,展望2025年,宏觀政策開啟超常規逆周期調節模式;貨幣政策適度寬松引導廣譜利率進一步下行,銀行息差仍面臨壓力,但利率傳導機制更加暢通,存款成本有望加快改善,息差降幅或收窄;財政從化債到加力穩增長,預計房地產、地方平臺、區域經濟尾部風險緩釋有助改善銀行資產質量預期。

    萬聯證券研究所銀行首席分析師郭懿認為,展望2025年,在適度寬松貨幣政策預期下,市場利率或還有一定的下行空間,對高股息個股的行情形成支撐。疊加新增市場資金更多來自于被動基金或者低波產品,高股息個股仍然是優選。另外,從分紅角度看,分紅率的提升,有利于銀行股估值的提升。 

    排排網財富研究員卜益力表示,銀行股的行情將會延續?!笆紫?,伴隨著銀行股基本面觸底反彈,市場對銀行股的發展前景預期變得樂觀;第二,銀行股處于估值洼地,市盈率低,而且又具有較高的分紅水平,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具有較高的投資性價比;第三,市值管理新規以及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一系列利好支持下,市場對于銀行股的信心增強。 ”(記者  葉麥穗 )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