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印發行動方案 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海洋是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要地,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為進一步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 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加快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全面推進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青島市海洋發展局牽頭制定《青島市以科技創新引領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行動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據悉,行動方案包括總體要求、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三大部分。

    力爭全市涉海規上企業超過3500家

    在總體要求部分,方案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為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提供有力支撐。到2027年,力爭全市涉海規上企業超過3500家,涉海高新技術企業超過1000家,海洋新興產業產值達到1000億元,成為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

    在工作任務部分,方案按照“立足我所有、用好我所能、突出我所長、補齊我所短”的思路要求,圍繞海洋裝備、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海洋新能源4個新興產業,海洋電子信息、深海開發2個未來產業和現代漁業、海洋化工2個傳統優勢產業,把握產業發展特征,分類推進、精準施策、加速培育,制定35項重點工作任務,著力提升現代海洋產業能級。

    海洋裝備產業。重點提升我市海洋裝備產業研發設計與技術攻關能力,提升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和自主配套水平,推動裝備制造向高端化邁進,集聚打造總部型海洋裝備產業。

    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重點提升海洋藥物原始創新能力,推動海洋生物醫療器械、醫用材料、海洋生物功能制品向新興領域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構建新型產業研發和公共服務體系。

    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重點突破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拓展海水淡化水應用場景,完善產業鏈條。

    海洋新能源產業。重點突破深遠海風電產業,穩慎推進海上光伏產業,立足我市海洋能科研優勢,打造技術研發創新基地和開發利用示范基地。

    深海開發產業。重點開展深海采礦技術攻關,提高深海礦產開發裝備制造能力,發揮深海重大平臺支撐作用,積極參與深海采礦國際合作與治理。

    海洋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推動科技平臺建設,組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豐富全鏈條產品譜系,加快市場主體培育,提升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能力,進一步擴大國際合作交流,以應用場景創新引領市場需求,擴大產業規模。加快建設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集聚區。

    現代漁業。重點提升水產種業創新研發和產業轉化能力,健全深遠海養殖產業鏈條、推動現代海洋牧場多產聯動。

    海洋化工業。重點推動海洋領域石化項目建設,打造海洋化工循環產業體系,做強海洋化工新材料,推動綠色低碳安全發展。

    五大方面集中發力

    在保障措施部分,方案從創新、人才、產業、改革、政策資金等5個方面明確了一系列工作舉措。

    突出產業導向部署海洋創新鏈。布局具有牽引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建設高能級海洋創新平臺,面向全國領軍企業和頂尖科研機構組建產學研聯盟,貫通協同創新路徑。

    突出高素質海洋科技產業人才引育。深入實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動,加快校地耦合發展,暢通人才流動機制。

    突出培育現代海洋產業集群。編制“海洋產業鏈生命樹”,強化產業鏈精準招商,實施海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突出以改革創新激發動力。探索現代化海洋牧場發展新路徑,拓展海洋對外合作交流路徑,創新海域市場化配置。

    突出海洋政策資金保障。完善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政策體系,加大投入力度,發揮“藍色金融”作用。

    為全面落實好《行動方案》,市委海洋辦印發了《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工作方案》,細化了每個賽道的突破方向、區域布局和能夠催生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模式,并對照《行動方案》35項重點任務提出了148項實施主體、載體、路徑明確的具體工作舉措。同時圍繞8個產業系統梳理了支撐發展的25家青島本地鏈主企業、160個重點科研平臺和64個重點項目。細化產業鏈梳理了26個支鏈和1200家招商引資目標企業,為產業鏈精準招商提供指引。

    比如:在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上,推動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與海洋石油工程共建“海洋工程數智化聯合研究院”,培育海洋裝備工業軟件新產業。建成交付“國信2-2號”大型養殖工船、21萬噸LNG雙燃料散貨船、21萬噸氨燃料散貨船等一批重大海洋裝備項目,推動海洋裝備產業鏈向高價值環節延伸。加大“藍色藥庫”建設力度,建設國家級技術創新平臺,加快BG136等臨床研究進程,形成聚集開發、梯次產出態勢。全力推動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集聚區建設。構建“AI+海洋藥物研發”大模型,加快建設國家海洋生物產業質檢中心,支持企業開拓海洋大健康領域市場。推動建設規?;Ka業園區,鼓勵沿海高耗水企業優先使用海水淡化水,拓展海淡應用場景。推進鈣鈦礦太陽能薄膜電池、超高功率組建等先進技術研發應用,加快三峽深遠海風電等海洋新能源重點項目建設,著力打造女島海洋新能源產業集聚區。

    在布局建設未來產業上,加快推進“深海三大國家平臺”建設,打造深?;蛸Y源勘探開發國家戰略力量。支持中國海洋大學與央企共建“深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工程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加快深海開發技術裝備聯合攻關,招引產業鏈企業來青集聚發展。依托中國-國際海底管理局聯合培訓與研究中心加大合作交流,提升青島在深海開發領域的國際影響力。深入實施“透明海洋”工程,前瞻布局水聲通信組網,支持開展“5G入海”試點示范,深入實施“星?;ヂ摗笨萍际痉豆こ?,推動“瀚海星云”“問?!薄皢柼臁薄⒏劭诘?3個大模型優化及應用,完善“1+N+X”海洋人工智能大模型體系。

    在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上,推動青島藍色種業研究院打造以成果轉化為主攻方向的創新復合體,布局建設藍色種業園區。實施2.0版養殖工船,打造更具競爭力的三文魚產業鏈,建設多產融合的新型海洋牧場綜合體。爭取落地大型海洋石油化工上游產業項目,推動綠色節能環保、高防護期效的海洋新材料項目建設,提高海藻纖維、海藻肥料等海藻化工產品附加值。

    青島市海洋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將會同各責任部門抓好《行動方案》落地實施,發展具有青島特色優勢的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面塑造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