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布局“數字青島3.0”建設 青島全域數字化轉型加速進階

    12月12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2024年數字青島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以來,全市堅持以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深入實施“數字青島2.0”工程,數據要素生態指數列全國第6位,獲評“2024世界智慧城市使能技術大獎”。

    發布現場

    數字青島建設基礎不斷夯實

    數據要素價值持續釋放

    數據資源化不斷加強,《青島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融合匯聚公共數據總量超2240億條,發布首批高質量數據共享開放清單454項。依托青島產業優勢,形成海洋、工業、農業等領域高質量行業數據集超300個,政務數據共享需求滿足率超99.7%。

    數據流通利用成果豐碩,建成全國首個公共數據運營平臺交通專區、養老專區和鄉村振興專區,形成“青易核”“青易藥”“青易行”等11大場景,上線全國首個電子健康證明“數據核驗”等99個數據產品。在工業制造、現代農業等14個領域打造362個“數據要素×”案例場景,53個獲國家級、省級獎項?;跀祿a品在全省率先實現數據資產增信或質押融資。

    數據資產化穩步推進,開展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完成51.07億條數據資源登記。71家企業啟動數據資產入表,16家企業完成入表金額超8000萬元。

    數據價值化蓬勃發展,在全國率先實現數據交易完全場內交易、金融監管閉環和全流程線上業務閉環,在省內率先出臺數據要素發展財政支持政策。數據要素產業園引進培育數據企業92家。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上架數據產品、模型和算法384個,場內交易額累計超7700萬元。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累計交易額超2000萬元。

    數據基礎設施大動脈持續完善

    “運力基礎設施”提質增效,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啟動建設,開通北方首個規模化5G-A通感一體無線網,累計開通5G基站4.27萬個,入選全國首批“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試點城市,移動網絡質量專項評測綜合成績位列全國超特大城市首位。

    “算力基礎設施”持續優化,建成啟用青島市算力調度服務平臺,在用標準機架總數超5.7萬架,算力總規模超4100PFlops,存力規模超8000PB,賦能企業數量超3.6萬家,“算力一張網”撮合交易超2200萬元。

    “政務基礎設施”穩步提升,統籌“全市感知一張網”,建設涵蓋430余種AI算法的“算法倉”,為城管、民政等10余個部門“主動推送”各類事件超400萬件,進一步擴大城市全域綜合感知體系領先優勢。

    “智慧低空”全域一體化統籌調度,打造10余個政務創新應用場景,累計形成無人機飛行成果7.6萬個,賦能城市精細化管理。

    “融合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推進水務、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第10次打破自動化碼頭裝卸效率世界紀錄。

    全域數字化轉型加快賦能經濟社會發展

    數字經濟規模持續壯大

    青島連續四年在全國數字經濟百強市中排名全省首位,全國第13位。

    數字產業化穩步向前,新增省級產業大腦建設試點4家、省級示范型“產業大腦”2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總量達10家。深入落實數字產業化“十大工程”,聚焦產業集群建群強鏈,制定新一代信息技術、視聽電子等產業發展行動計劃,發布產業投資導向目錄,加大數字終端、高端軟件產品研發供給。海爾、海信入選中國電子信息競爭力百強,分別位列第4位、第7位。

    產業數字化加速推進,鞏固擴大工業互聯網領域優勢,累計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4家,全球“燈塔工廠”數量列全國首位,卡奧斯打造首個千億級工業互聯網品牌,檸檬豆獲批全國“雙跨”平臺。完成1000家企業“數轉智改”,累計培育國家級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2個。

    數字社會建設持續擴面

    累計推出96個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改革事項。

    基礎民生不斷夯實,深化“全市一個教育平臺”建設,通過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區中期評估。“全市一家醫院”實現超690家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累計節約費用超8036萬元。深化“醫?;鹬Ц兑患隆备母?,啟用基層醫保服務平臺。

    保障民生持續優化,作為人社部試點城市,實施“大數據輔助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服務”,累計輔助處理工傷案件8.4萬個,發布全國首個勞動能力鑒定智能化服務規范地方標準。

    質量民生更具特色,13萬余人次在線參與第四屆云上城市穿梭賽。膠東國際機場落地“出租短途補貼”等服務場景。上線全國首個“延遲扣費”模式數字人民幣無網無電支付項目。

    數字政府能級持續強化

    “一網協同”運行有序,建立“全市一個數字機關”標準規范體系,機關辦文、辦會、辦事實現“網上辦”“掌上辦”。積極推動大模型在政務領域應用,探索推進政策問答、智能派單、公文生成等領域場景應用。

    “一網通辦”效能提升,“愛山東”上線包含134個重點事項的“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政務服務“一鍵可達”。匯聚155類700余萬條電子證照數據,推出“無證明”應用場景138個,為市民辦事減免提交紙質材料超3800萬份。新拓展12個“魯通碼”應用場景,一碼通行、一碼辦事、一碼入園、一碼就醫成為常態,超36萬人次體驗“一元通乘”服務。

    “一網統管”精準高效,城市云腦整合共享39萬項政務數字資源,助力打造“城市(社會)管理一張網”等跨部門跨層級綜合應用,城市治理水平持續提升?!邦I導駕駛艙”創新數據管理和決策支撐,實現34個專題場景2100項城市運行指標的全方位監測管理。

    數字文化和數字文明生態體系持續夯實

    數字文化創新發展,金東數創成功入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4家機構獲評省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數量居全省首位。以政策賦能數字科技企業拓展文旅業務,山東省數字版權交易中心累計成交金額超2500萬元,青島5G高新視頻園區累計入駐企業超200家。手造產業數字化融媒體服務平臺服務企業300余家、上線產品2000余件。打造全國首個城市級3D元宇宙文旅體驗平臺,“一部手機游青島”接入旅游資源超1.9萬個。

    數字生態賦能轉型,全面應用“生態環境一張網”建設成果,完成全市污染源數據整合,搭建大氣、水、土壤、執法等10余個專題場景,集成整合18個業務系統,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環境執法等生態環境重點工作。累計建成“無廢細胞”779個,實現“無廢細胞”全流程線上管理。持續深化“水務管理一張網”,提高水資源配置、水生態建設與水管理協同能力。支持“青碳行”平臺以低碳出行減排量兌換地鐵車票、數字人民幣紅包等權益。

    布局“數字青島3.0”建設

    青島市大數據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數字中國戰略部署,堅持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工作主線,做好“數字青島2.0”收官與“數字青島3.0”布局,“五位一體”推動全域數字化轉型。

    數據要素價值釋放方面,完善數據領域頂層設計和基礎制度,加快發展數據產業,持續推進數據生產標準化、數據資產價值化和數據場景開放化,持續打造“數據要素×”場景。

    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深化5G-A、“雙萬兆城市”布局,加快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建設。積極打造“算網城市”,加快融入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做好數據基礎設施隱私保護計算任務試點。

    數字經濟壯大方面,加快發展“產業大腦+晨星工廠”,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推動國家級“雙跨”平臺在青擴面提質。

    數字社會升級方面,深化政務服務“一件事”和城市運行“一個場景”改革,開展就業、住房等領域公共服務“微改革”“微創新”,推動城市生活“數字更新”。

    數字政府服務方面,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人一檔”“一企一檔”場景應用,探索“事物碼”場景建設。

    數字文化創新方面,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基因,大力發展元宇宙、數字創意等文化新業態,推動數字文化貿易。數字生態文明發展方面,推廣近零碳園區、綠色智能建筑、無廢細胞等。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