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小記者深入了解高新技術企業,感受科技魅力,12月7日上午,青版財經小記者走進了在環境監測激光雷達領域頗具影響力的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了解關于激光雷達技術的最前沿應用。
小記者合影留念。
小記者踴躍舉手參加采訪活動。
活動伊始,小記者齊聚公司四樓會議室,觀看了宣傳片。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由中國海洋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教授專家團隊發起成立。公司通過自主創新與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致力于打造一個集研發、制造、服務為一體的激光雷達產業化平臺,為氣象、環保、風電、海洋、航空等立體監測大數據應用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激光雷達傳感器產品和專業化的技術服務。
小記者觀看宣傳片。
多年來,鐳測創芯憑借不懈的努力與創新,掌握了多項國際先進的激光雷達核心技術,其技術成果廣泛應用于環境污染監測、風力發電、氣象及海洋探測、航空等諸多領域,為我國的環境大數據平臺構建、環境污染治理、風能資源開發、航空安全保障等事業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和關鍵裝備保障。
青島鐳測創芯業務發展中心副總監范夢奇介紹鐳測創芯的發展歷史。
青島鐳測創芯業務發展中心副總監范夢奇、市場專員王煒炎帶領小記者參觀了“鐳測創芯”。范總監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給小記者講解激光雷達的工作原理:“激光雷達就像是一個超級厲害的‘眼睛’,只不過它發射和接收的是激光。它先發射出一束激光,這束激光在遇到空氣中的各種小顆粒像灰塵、水汽這些東西的時候,就會被反射回來一部分。然后激光雷達就會接收這些反射回來的光,再通過一些很巧妙的計算,就能知道這些小顆粒在哪里、它們是怎么運動的了。比如說,如果是測量風,就可以根據小顆粒被風吹動的情況,算出風有多快,往哪個方向吹。這就是激光雷達能探測到很多大氣信息的秘密。”小記者聽得眼睛都不眨一下,感覺好神奇呀!帶著對宣傳片和原理講解的深刻印象,小記者走進鐳測創芯展廳,開啟了一場知識的深度探索之旅。專家以生動形象、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小記者逐一介紹公司的核心產品及其廣泛應用,打開了一扇扇通往前沿科技的大門。
激光雷達能把風場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
在風能解決方案展示區,范總監告訴小記者:“風能是一種環保能源,可是要想用好風能,就得先知道風在哪里,風有多大,這就叫風能評估。以前在山區或者海上這種復雜的地方,進行風能評估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F在有了鐳測創芯的激光雷達技術,就方便多了,它能把風場的情況看得清清楚楚。不管是平原地區,還是山區,或者大海上,它都能把風測量得特別準。它能讓風力發電機更好地工作。而且它不用人值守,能把風的各種情況都測出來,這就是科技的力量!”小記者聽了,都紛紛點頭,好像明白了很多。
小記者了解到我國首套海上漂浮式測風激光雷達系統。
大風、雨雪等天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影響。在氣象解決方案展區,雷達專家告訴小記者:激光雷達技術就像是一個超厲害的 “氣象小偵探”,它通過測量反彈回來光束的變化,通過計算,就會知道風往哪里吹、吹的有多快。同時根據探空儀、衛星、地面氣象站等設備共同組成了一個氣象觀測網絡,就能把大氣里的風、溫度、濕度這些重要的信息看得清清楚楚,就能更好地預測天氣情況。
小記者觀看大氣海洋激光雷達大數據平臺。
范總監自豪地說道:“2019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閱兵式期間,鐳測創芯生產的多普勒測風激光雷達布放于正陽門上,為閱兵式及煙火表演提供氣象保障。測風激光雷達為 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的氣象保障提供支撐,為開幕式氣象條件分析和預報提供了準確的歷史和實時觀測資料,保障了開幕式的順利舉辦。這些都彰顯了我們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在激光雷達技術領域的卓越實力和重要貢獻。”小記者聽后,不禁紛紛鼓掌,眼中滿是對科技的驚嘆與向往。
雷達可以監測我們的空氣質量。
激光雷達在保護我們生活的環境方面也有非常好的應用。氣溶膠雷達、臭氧雷達和 CO?雷達,它們就像三個勇敢的小衛士,各自有自己的任務,專門負責監測不同的污染物。當它們一起工作的時候,就像組成了一個超級戰隊,能構建起一個全面的污染物監測網絡,保證我們的環境安全。
范總監介紹氣象與民航飛行安全的關系。
范總監指著展臺上的一臺儀器補充道:“多普勒激光雷達還有更厲害的本事,它能通過探測大氣的一些小變化來算出風速,還能用反射回來的信號算出大氣能見度有多遠、云底有多高,它能幫助民航客機更安全地飛行。這樣就能彌補以前那些只能在一個小地方測量能見度的儀器的不足了。小記者,你們現在是不是覺得坐飛機更安全了呢?這都是科技在背后悄悄地保護著我們!”
小記者參觀激光雷達戶外測試平臺。
小記者帶著滿滿的收獲和好奇,來到了激光雷達戶外測試平臺和二樓的生產車間。并排的三維掃描型測風激光雷達,像一個個威風凜凜的機器人。范總監告訴大家,這個雷達是用光學脈沖相干多普勒頻移檢測原理來工作的,就好像是有一個超級聰明的大腦,可以把對流層的三維風場探測得清清楚楚,就像給風場做了一個超級詳細的畫像一樣。它還有一個很厲害的 “小鏡子”,這個 “小鏡子”可以轉動,這樣就能實現不同的掃描模式。
隨后,小記者走進生產車間,這里整齊排列著精密儀器設備。工作人員介紹了從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到整機組裝調試,再到嚴格的質量檢測的生產環節。小記者了解到,每一個步驟都嚴格遵循嚴謹的標準和流程,確保每一臺出廠的產品都具備高性能和高可靠性。
小記者參加了風力小課堂活動。
參觀結束后,小記者來到會議室,參加了采訪活動。范總監面帶微笑,耐心細致地為小記者一一解答,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科技知識傳遞給他們,進一步加深了小記者對激光雷達技術以及企業創新發展的理解。王專員還為每位參加采訪活動小記者送上了2025年臺歷,并祝愿小記者在新的一年里學有所成。
小記者和兩位老師交流。
小記者拿著領到的禮品和研學證書合影留念。
在交流中,小記者還了解到鐳測創芯的諸多榮譽。今年 10月 27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青島海洋產業發展時,鐳測創芯自主研發的漂浮式測風激光雷達表現卓越,作為成果代表獲專題報道。11月 29日,在 2024中國國際西部光電子大會上,其 “三維掃描型測風激光雷達”憑借先進技術和出色性能榮膺第三屆 “金燧獎”金獎。小記者聽聞鐳測創芯的這些榮譽,內心滿是震撼與欽佩。榮譽的背后,是科研人員日夜鉆研的辛勤汗水,是對科技理想的不懈追求。小記者深刻領悟到,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鐳測創芯的成功,是對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生動詮釋。
這次研學活動,猶如一顆科技的種子,播撒在小記者的心田。它為小記者提供了一次零距離接觸高新技術企業的寶貴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科技知識,親身感受到了科技創新的無窮魅力與強大力量。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些種子將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激勵著更多青少年投身科技領域,為我國的科技進步與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