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近日,由青島市作家協會會員、監事趙景璐總策劃并聯合編劇的年代兒童電影《小棉鞋》取得國家電影局公映許可證,首映式取得圓滿成功。
影片講述的是五零后、六零后小時候的故事。以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北方某公社駐地為背景,以兒童的視角、以小見大的創意、三雙小棉鞋為主線,向觀眾呈現出五十多年前干部群眾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建設新中國的時代畫面。
電影從青少年的成長教育、“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黨群一家親的干群關系、家庭和婦女兒童等多個角度進行解讀,不同的觀眾會有不同的觀影體驗。
參加首映式的觀眾,不論是中老年群體還是少年兒童,都是流著淚看完了這部電影。他們有的說:“這部電影的故事和場景我們太熟悉了,我們小時候就是這樣的,父母都是一心為集體,根本不顧家顧不上管孩子,即便是交公糧也把最好的糧食交給國家。”有的學生說:“看了電影才知道,原來我們國家并不是一開始就像現在這么幸福,而是前輩們一代代地奮斗出來的,我們不僅應該向前輩致敬,還應該好好熱愛我們的國家,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庇械募议L說:“我和孩子一邊看一邊流淚,我們不歌頌苦難,但是孩子們應該知道這些,做父母的也應該放手讓孩子自然成長?!?/p>
因為這部電影真實記錄和呈現了新中國歷史進程中的時代特色,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樸素感情,真正做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其獨特的選題和敘述視角,才使這部電影的藝術魅力更感染人。
青島作家趙景璐長期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和鄉村振興事業,其母親王煒系山東省作家協會成員、中國戲劇文學學會成員,退休以后致力于挖掘、書寫、傳播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老西藏精神”,其創作的小說、劇本、散文等作品多次在全國、省、市獲獎?!白髡呤且砸活w高尚的愛國之心做了一件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事”。作為電影《小棉鞋》的出品人和總制作人,王煒稱拍攝這部電影她用了自己的“洪荒之力”。創作、修改、打磨劇本,尋找、勘察拍攝場景,掂量、籌措拍攝資金,終于把這部電影搬上了銀幕。當看到觀眾臉上激動的淚水和聽到最后的掌聲時,她的內心非常激動和感動。她說自己親眼看著新中國的發展進步,今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將其中的故事搬上銀幕,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可和高度評價,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據悉,《小棉鞋》在完成首映后將走進山東省內的學校、社區、鄉村等進行公益放映,繼而走向全國。在為廣大觀影群體提供影視文學作品的同時,通過電影的形式為愛國主義教育和鄉村振興事業努力貢獻一份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