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宇樹機器人,進化進行時

    今年,機器狗、人形機器人相關話題大火。

    在10月份的特斯拉“WE ROBOT”發布會上,埃隆·馬斯克向觀眾描繪了一幅未來人形機器人的藍圖,這些機器人將能夠執行遛狗、修剪草坪、購物、照看兒童等日常任務,并有可能成為人類的導師和朋友。

    同月,一則關于“泰山上的機器狗”的新聞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中來自國內企業宇樹科技研發的機器狗,在工作人員的操作下,負載著一箱與其體積相仿的物品,輕松地在山路上移動。單條視頻在抖音平臺上目前點贊量最高超66萬,有網友評論道“什么時候背我上山?”

    《我,機器人》《賽博朋克2077》等電影和游戲作品中的場景似乎已近在咫尺。

    宇樹科技是國內最早走出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雙通道商業化道路的機器人企業之一。

    從一條機器狗開始

    自20世紀50年代起,科學家對仿生機器人(Bionic Robots)的研究便已展開,他們將自然界中的各種生物作為模擬對象,而貓、狗,因其四足具備更好的穩定性、地形適應性等特點,在一眾仿生對象中脫穎而出。

    2005年,隨著波士頓動力公司“大狗”(BigDog)四足機器人的推出,公眾對于“機器狗”這一概念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也讓行業看到更多可能。

    2015年,90后技術“極客”王興興帶著自己的機器狗——XDog參加國際智能星創師大賽。當時,波士頓動力的液壓技術方案在業界占據主流地位,可王興興卻相當看好電驅方案,XDog從底層電機驅動板、整機機械結構到整機運動控制算法,都是其自主研發。

    王興興較為成熟的電驅方案讓XDog在比賽中展現出不俗實力,在大賽中榮獲二等獎,也吸引了眾多投資人的目光,而這款機器人也奠定了宇樹科技未來的產品技術路徑。

    2016年7月,王興興在杭州正式創立了宇樹科技,在團隊和資金的加持下,公司于成立一年后,正式推出了首款四足機器人產品——Laikago,名字取自世界第一條上太空的狗—萊卡。

    憑借性價比最優和代碼完整開源的優勢,Laikago一經發布,宇樹科技就迅速獲得了商業訂單,包括東京大學、本田研究院、利茲大學等高校、研究所和企業實驗室紛紛前來咨詢并購買,讓宇樹科技打響了自己在行業內的“第一槍”。

    有媒體是這樣評價當時產品上市的情況:“讓機器人科研領域有了一款能買得到的電驅四足機器人,走出了‘無狗可用’的困境?!?/p>

    宇樹科技的電驅四足機器人,讓行業擺脫了“無狗可用”的困境。

    “破圈”的四足機器人

    作為初創型公司,宇樹科技與波士頓動力等公司相比,顯然是一位行業“后來者”,但它為何能迅速站穩腳跟?

    對市場趨勢的研判是個關鍵。在Laikago上市的2017年,市面上的四足機器人寥寥無幾,尤其是具有商業化潛力的電驅四足機器人幾乎為零。

    “當時我們就察覺到,低成本、輕量級、高性能的產品將成為四足機器人的發展趨勢?!眲摌I伊始,王興興與團隊就在思考如何讓四足機器人商業化落地的問題,在他們看來,首先要把成本跟零售價“打下來”,做到高性價比。

    相較于電驅方案,傳統的液壓方案曾因其更高的功率和可靠性而占據主導地位,然而其高昂的成本也是導致四足機器人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

    因此,王興興與團隊堅持電驅方案,并且堅持產品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與生產,以掌握供應鏈的主動權。

    “產品上的電機、減速器、鋰電池包、傳感器以及激光雷達等都是我們自己的,在杭州我們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庇顦淇萍际袌隹偙O黃嘉瑋告訴記者。

    “全自研生產的好處是能夠繞過中間商環節,從而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降低成本。”王興興表示,“例如我們自主開發的激光雷達就非常匹配我們的電機參數。此外,在續航能力方面也有顯著提升——最初版本的產品只能持續工作一到兩小時,而現在則可以延長至四到五個小時,這比市場上同類產品高出兩到三倍?!?/p>

    在控制成本和技術迭代升級下,宇樹科技的AlienGo機器人成功進入到巡檢機器人領域。

    宇樹科技形成了以電力巡檢為核心,還在消防救援、醫療消殺、地質勘探、工業檢測等領域拓展使用。

    “我們的產品已經在國家電網的部分設施進行巡檢服務,使用四足機器人進行電力巡檢,不僅可以提升巡檢準確度,也是一個將事后排故轉向事前排查的過程?!秉S嘉瑋告訴記者,宇樹科技形成了以電力巡檢為核心,還在消防救援、醫療消殺、地質勘探、工業檢測等領域拓展使用,合作客戶已有數十家。

    除了工業領域,宇樹科技不斷探索其產品的進一步商業化應用。黃嘉瑋告訴記者,2021年春晚是公司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在2021牛年春晚,24臺四足機器人A1以小?!盃臓摹钡男蜗蟮巧洗和砦枧_,它們整齊劃一的動作,憨態可掬的形象成為不少大人小孩的“心頭寶”,實現了流量“破圈”。

    “春晚后,找我們詢價的人數暴增,但基本是C端消費者,一聽要幾萬塊錢,也就沒了下文?!睂τ诳蒲泻蜕逃枚?,以往產品的價格是充滿“性價比”的,但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這樣的售價確是十分昂貴。面對潑天流量帶來的訂單,宇樹科技卻只能眼看著流失掉,這也堅定了他們要做一款消費級產品、打入C端消費市場的想法。

    宇樹科技核心零部件全自研生產,能夠控制供應鏈成本的優勢,再次發揮了作用。研發團隊對產品就像“搭積木”一樣,僅用了4個月時間,就將Go1這款產品推向了市場,當時售價做到了1.6萬元。宇樹科技也成為近年來全球首家公開零售高性能四足機器人的企業。

    幾年發展下來,宇樹科技的產品線更加清晰,按照類型形成了消費級/科研機器人、行業級機器人兩大類。其中,消費級/科研機器人包括Go1、Go2、A1三種,起步售價在萬元左右;行業級機器人包括B1、B2、Aliengo三種,面向高校、工業企業、發電站等,主要應用于科研、工業巡檢、貨物搬運等場景。如今,宇樹科技占據四足機器人全球市場出貨量的60%以上。

    “造人”的時機到了

    隨著人工智能在全球的熱潮持續涌動,人形機器人作為最佳載體之一,成為下一個黃金賽道。

    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預測,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0.17億美元(約為723.8億人民幣);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約為1068.3億人民幣),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1.19萬臺增長至60.57萬臺。在其中,2024年,中國的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21.58億元,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銷量將從0.40萬臺左右增長至27.12萬臺。特斯拉、小米、華為、三星、谷歌、小鵬、科大訊飛等企業紛紛入局。

    2023年,宇樹科技發布了自己的第一款人形機器人——通用人形機器人H1。2024年5月,再推“升級版”G1,擁有較強的AI功能,基礎版售價9.9萬元起。

    人形機器人屬于人工智能領域下的具身智能概念,與宇樹科技之前所研究的仿生機器人并不相同。

    H1、G1的發布,標志著宇樹科技開辟出自己的第二賽道,成為國內最早走出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雙通道商業化道路的機器人企業之一。

    談及涉足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原因,王興興坦言是時機到了?!耙皇翘厮估瑿EO埃隆·馬斯克對人形機器人的布局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二是生成式AI技術的成熟,讓人看到AI賦能機器人發展的潛力;三是客戶對于我們研發人形機器人的期待?!?/p>

    人形機器人屬于人工智能領域下的具身智能概念,與宇樹科技之前所研究的仿生機器人并不相同。這種跨越,可以理解為從“動物”到“人”,人形機器人除需要更高的靈活度、感知能力、續航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靈魂”,而人工智能的出現剛好填補這一空白。

    時機到了,宇樹科技選擇順勢而為,充分發揮自身在硬件領域的優勢入局人形機器人賽道,希望推動整個行業技術的進步。

    宇樹科技的“迅速”再次得到了體現。從項目立項到H1的發布,僅用了不到6個月的時間,而整個項目組僅有3名專職員工。

    “我們的四足機器人和人形機器人業務共享研發人員?!秉S嘉瑋向記者解釋道,“這是因為這兩個領域在硬件、電子控制系統、軟件、OTA升級平臺以及AI算法等方面存在廣泛的共通性?!?/p>

    黃嘉瑋進一步透露:“我們認為人形機器人將在B端工業領域率先得到應用。然而,目前整個行業的技術發展水平尚未達到真正商業閉環的階段。只有當B端市場成熟后,人形機器人才會大規模進入服務業?!彼a充道,宇樹科技已經與吉利、蔚來等新能源汽車工廠展開試點合作,在部分制造工序上部署了人形機器人。

    籌備當下,著眼未來。正如“宇樹”這一名稱所寓意的那樣——“幫人類點亮科技樹”,宇樹科技始終在進化,努力將其愿景變為現實。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王振麟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