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企穩之下,手握重金的百億級私募正積極出擊。截至11月17日,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百億級股票私募的倉位指數已接近八成,創下今年以來新高。其中,近六成的百億級私募倉位超過了80%。與此同時,私募自購步伐仍未停止,今年以來,私募機構合計自購金額已經超過了7億元,而百億級私募成為了自購的主力軍。私募排排網統計,截至11月11日,已有4家百億級私募合計自購了4.64億元,占比達66%。
對此,青島某券商基金經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私募機構的高倉位狀態代表市場前一階段的賺錢效應不錯,相較于公募機構而言,私募機構的主動性更強,收益率彈性更高。數據顯示,受益于A股市場9月下旬以來的強勢反彈,私募基金今年的前10個月實現浮盈,整體收益率為2.09%。從一級策略來看,10月份A股市場賺錢效應明顯,股票策略產品當月平均收益率為0.60%。其中,債券策略產品經過短暫的低迷之后,重回升勢。數據顯示,債券復合策略產品10月份平均收益率為0.32%,今年前10個月平均收益率為6.29%。債券增強策略產品表現與之旗鼓相當,10月份平均收益率為0.39%,今年前10個月平均收益率為6.13%。
在業內人士看來,伴隨政策的持續發力,后續經濟復蘇節奏有望超出市場預期。上述基金經理也表示樂觀看待A股市場中長期表現,當前A股估值較低、國內經濟長期向好,也有利于吸引全球資金布局。
A股整體估值將伴隨上市公司基本面的修復而震蕩回升,相關結構性機會也值得關注,從調研情況來看,百億私募對醫療器械、半導體、化學制藥、休閑食品和消費電子這五個行業更加青睞。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