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證監會正式發布了《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以下簡稱《指引》)細節,要求長期破凈公司應當制定上市公司估值提升計劃,市凈率低于所在行業平均水平的長期破凈公司,應當就估值提升計劃執行情況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進行專項說明。
與之相配套,相關部門已落地了一系列政策“組合拳”,包括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配套措施等。滬深兩市中,包括眾興菌業(002772.SZ)、神馬股份(600810.SH)、吉林敖東(000623.SZ)等“破凈”上市公司,也率先披露了擬使用回購增持貸款進行回購公司股票的計劃。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Choice數據統計,截至11月15日收盤,滬深兩市“破凈”上市公司共有401家。但自9月24日《指引》征求意見發布以來,已經披露采取回購計劃的公司卻僅有17家,參與度不到1/20。
為何上市公司參與度低于市場預期?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雖然以上“組合拳”提升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動力,解決了回購增持股票的資金困境,但仍然有一些制度因素,是當前“破凈”企業采取市值管理措施的阻礙。
銀行股尚無“回購注銷”先例
“破凈”大軍之中,銀行股可謂重災區。
Choice數據顯示,A股41家銀行股全部處于“破凈”狀態。其中,招商銀行市凈率最高,為0.95倍;民生銀行市凈率最低,為0.30倍。
11月18日,《指引》細節發布后的首個交易日,A股銀行板塊出現普漲,中證銀行指數日內漲2.01%。H股內銀股中,民生銀行(01988.HK)、中國光大銀行(06818.HK)等漲幅居前。
“公司會根據監管指引制定估值管理、市值管理的舉措。在征求意見稿階段,公司內部已開始研究,但從研究到成行還需要一段時間?!泵裆y行證券部11月18日在接受采訪時指出。該人士稱,會考慮和研究回購、增持等舉措。
據記者統計,截至11月17日,在9月24日后披露市值管理計劃的銀行,僅有蘇州銀行(002966.SZ)。該行第一大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于2024年9月19日至2024年10月8日期間通過二級市場合計增持約1477.52萬股,占蘇州銀行總股本的0.40%。
但值得注意的是,42家銀行中,尚無一家上市銀行發布回購計劃。包括近年,銀行股也沒有任何采用回購計劃進行市值管理的先例。
眾所周知,破凈企業回購并注銷股份可以有效提升公司每股收益水平,增厚每股實際權益金額,實實在在地提升公司股票的投資價值。
但與此同時,由于制度安排原因,商業銀行卻與回購并注銷股份的市值管理措施無緣。
2022年,滬農商行曾聯合數位大股東對公司股票采取增持措施。彼時投資者曾在互動平臺詢問為何公司不采用回購。
滬農商行彼時表示:由于商業銀行的特殊性,境內商業銀行回購股票屬于重大無先例事項,且根據法律法規和相關監管規定,公司回購股份之后只能注銷并減少注冊資本,減少注冊資本涉及債權人公告等一系列法律程序,考慮到商業銀行的特殊性,采取回購股份并減少注冊資本的方式不具備可行性。
除此之外,商業銀行回購注銷減少注冊資本需要經過監管部門審批,同時減資將通過貨幣乘數令商業銀行銀根收緊,減少商業銀行負債規模,繼而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水平。
也有投行人士向記者解釋,商業銀行仍能通過回購股票并股權激勵的方式進行回購,但因商業銀行經營的特殊性,股權激勵的接受度未必很高;同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設置平準式回購,對股票進行“低買高賣”來進行市值管理,避免回購注銷帶來的減資困擾。
“中字頭”股選擇難題
除銀行股和因房地產市場出現調整原因破凈的房開股之外,許多“中字頭”企業也是破凈企業時常出現的板塊。
11月18日,中國鐵建(601186.SH)率先引領破凈板塊上漲,全天多次觸及漲停,上演“大象飛舞”。中國中鐵(601390.SH)、中國建筑(601668.SH)等“中字頭”企業漲幅居前。
同時,以上三家企業也是除一眾銀行股和房開股之外市凈率偏低的企業。中國鐵建、中國中鐵、中國建筑截至11月15日收盤市凈率僅為0.49,0.54和0.56。
從估值來看,三家公司的每股未分配利潤分別高達14.05元、7.87元和9.08元,均分別高于公司截至11月18日收盤價10.26元、7.00元和6.28元。
記者注意到,自9月24日市值管理“組合拳”發布以來,以上企業也均未采取新的回購措施。
中國鐵建曾在10月14日于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有關市值管理舉措的提問稱,《指引》尚處公開征求意見階段,公司將持續關注相關指引的后續出臺情況,并按要求履行披露義務。
經營尚可,股票價格卻常年遠低于凈資產,以上企業采用回購措施穩定股價的障礙是什么?
“(回購)有可能還在斟酌”,一位中字頭A、H股相關人士告訴11月18日記者,“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包括公眾持股的問題,包括資金的問題,境內外管控的問題,國資委審核的問題等等。”
據記者了解,包括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均有同權H股發行,而截至11月18日,兩公司H/A溢價水平分別為-48.63%和-47.68%。顯而易見,采取H股回購比回購A股更節省回購所使用的現金,更高效增厚每股收益。
但是,港交所公眾持股問題卻是大量中字頭H股回購H股的障礙。
根據港交所相關規定,一般港交所上市企業的公眾持股比例不得低于25%,大型企業的公眾持股比例不得低于15%。中國鐵建、中國中鐵兩家公司的港交所股本比例僅為15.28%和16.99%。
對此,前述人士還告訴記者,如果H股回購障礙比較多,仍然會考慮主要進行A股回購。如此前中國能建等即采用增持回購貸款進行了A股回購。(記者 趙云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