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落幕。由原“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活動”整合而成的首屆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搭建起了更高水平、更多層級、更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平臺。除了《2024中國海洋發展指數》《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青島倡議》等一批重磅成果發布,一系列海洋產業的最新技術與創新成果亮相,一場場國內外海洋領域頂尖專家的精彩講話凝聚發展共識,為全球海洋可持續發展貢獻著中國智慧。
全面發起經略海洋攻堅戰
青島發展藍色經濟優勢在哪,全面經略海洋如何布局?在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重點海洋項目簽約儀式上,包括董家口港區東部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在內的30個山東省重點海洋項目簽約,總投資656億元,涉及海洋新能源新材料、海洋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海洋生物醫藥等領域,將進一步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助推海洋經濟向深海、遠海邁進。
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西海岸新區發展海洋經濟的“家底”殷實厚重,是山東海洋科技創新的嶄新動力源。橫向看,西海岸新區在海洋科技創新領域的全球“首位度”不斷提升:世界最大噸位級“海上石油工廠”P70、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出塢啟航;山東港口青島港首創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智能管控系統,全球裝卸效率最高;首個獲得國家批復的“十四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仲華”熱物理試驗裝置正在加快建設??v向看,新區這些年一直在自我超越,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等大院大所紛至沓來,已集聚“國字號”涉??蒲袡C構11家,涉海高校12所,各類涉海創新平臺數量達243家。
作為青島發展藍色經濟的領頭羊,西海岸新區聚焦產業強海、科技興海、向海開放、生態養海、統籌陸海,全面發起經略海洋攻堅戰,海洋生產總值分別占青島、山東、全國的40.4%、11.6%、2%。今年上半年,新區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135.5億元、同比增長8.6%,占青島市海洋生產總值的42.5%,占新區GDP比重44.6%,海洋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深化海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海洋合作發展論壇作為山東省保留舉辦的3個省部級論壇之一,由原“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與漁業專門委員會活動”整合提升而來。舉辦2024海洋合作發展論壇,是山東省打造具有全國標志性海洋論壇活動的具體行動。以海洋合作發展論壇為載體,深化海洋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對于山東加快海洋強省建設、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山東省委、省政府把海洋強省建設列入全省“八大發展戰略”“九個強省突破”“十二個著力”重點任務,先后印發實施《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全力做好用海保障監管,全面助推美麗海洋建設,著力強化海洋科技創新合作,海洋強省建設邁出重大步伐,探索走出了一條“科技引領、陸海統籌、改革推動、合作共贏、人海和諧”的海洋強省建設新路子。
長期以來,青島市堅持把海洋作為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系統謀劃海洋發展工作,出臺了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的意見和培育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的行動方案,推進實施10個引領性創新平臺和20個標志性重大項目,突出抓好總投資2100億元的140個重點項目建設。建立“4+2+4”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海洋科技協同創新貫通體系,深入實施海洋人才集聚行動計劃,深化海洋對外事務交流,推動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
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
西海岸新區肩負著“以海洋經濟發展為主題,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支點”的國家使命。自2014年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全區上下牢記“國之大者”,聚焦產業強海、科技興海、向海開放、生態養海,全面發起經略海洋攻堅戰,推動海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長。
獲批設立10年來,西海岸新區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其中2023年海洋生產總值1974億元,分別占青島市、山東省、全國海洋經濟總量的40.4%、11.6%和2%。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全國唯一的“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先后落戶,西海岸新區成為我國首個深度參與聯合國“海洋十年”的地方政府。
2024年是西海岸新區獲批設立10周年,西海岸新區將充分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得天獨厚優勢,深化海洋領域改革創新,培育壯大海洋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海洋經濟發展引領區,努力在經略海洋上“打頭陣、當先鋒”,奮力打造海洋強國戰略新支點。青島,是山東海洋科技創新最大的動力源。由于海洋自然稟賦優越,科創資源豐富,產業基礎雄厚,對外開放地位突出,青島成為了引領山東藍色經濟發展的“頭部”城市。今年是青島獲批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40周年,對聚焦聚力經略海洋的青島來說,是個重要的機遇,也將帶來更多的深層次影響。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范鎮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