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要提高全民全社會數字素養和技能”。當前,信息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引領作用日益凸顯,給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帶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已經成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信息化賦能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2021年10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圍繞供給側、需求側、環境側三個方向,按年度印發實施工作要點,連續舉辦三屆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月活動,評選認定78家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培訓基地,建設上線“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平臺”、“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發布《教師數字素養》標準,加快提高學校數字教學水平,在國家職業分類大典中首次標識97個數字職業,加快數字技術類國家職業標準開發,面向產業工人、農民、老年人等開展專題培訓,采取了系列務實舉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不斷提升,數字人才隊伍持續壯大,數字惠民便民取得新進展,全社會關注并參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提升行動的氛圍愈發濃厚。
落實《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關于“定期開展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監測調查和評估評價,編制發布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報告”的部署安排,為了解我國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現狀,找準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構建精準施策的數據支撐,實現以評促建、以評促用、以評促強,中央網信辦會同中國科協等組織開展了首次全國范圍的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調查。
此次調查面向全國31個?。▍^、市)開展問卷調查,調查對象為18-69周歲成年公民(以下簡稱成年人)和12-17周歲未成年公民(以下簡稱未成年人),共回收樣本288萬份,其中有效樣本272萬份。調查確立立足國情、國際可比、面向未來的指導原則,以數字認知、數字技能和數字思維為主要能力測度方向,結合受訪者數字活動參與行為考察,編制形成本報告。本報告從我國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的總體情況、地區情況、群體情況等進行分析,并描述了區域、城鄉、年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具體情況,以期為社會各界深化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實踐和研究提供借鑒參考。
最后,對參與調查工作的各地區黨委網信辦及有關部門表示感謝,對中國科普研究所牽頭成立的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調查研究組表示感謝,向廣大受訪者和關心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工作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謝!
主要調查結果
◇我國六成以上公民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我國60.61%的成年人和64.69%的未成年人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16.26%的成年人和12.55%的未成年人具備高級數字素養與技能。
◇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和區域經濟發展態勢相符。東部地區、中部地區、西部地區成年人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占比(以下簡稱“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63.23%、60.03%、56.90%,具備高級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占比(以下簡稱“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18.50%、15.13%、13.80%;其未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71.60%、63.70%、59.25%,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17.56%、10.06%、9.40%。
◇城鄉居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協同提升。城鎮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65.92%,高級水平占比為19.83%;城鎮未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70.94%,高級水平占比為15.90%。農村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50.57%,高級水平占比為9.53%;農村未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53.11%,高級水平占比為6.33%。
◇各年齡段人群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態勢持續向好。12-14歲、15-17歲年齡段人群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61.20%、68.67%,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10.94%、14.38%。18-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9歲年齡段人群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75.76%、69.90%、61.70%、53.16%、36.22%,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28.69%、19.67%、13.83%、10.12%、7.34%。
◇受教育程度是影響數字素養與技能的關鍵因素。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學???、大學本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成年人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35.37%、54.79%、71.13%、82.73%、91.40%,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5.43%、7.62%、18.21%、30.51%、53.49%;其未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45.96%、64.65%、71.74%、77.38%、84.22%,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5.74%、12.06%、15.67%、16.83%、33.70%。
◇我國勞動者適應數字時代職業發展需要的能力逐步增強。全國就業人員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67.85%、高級水平占比為19.75%。其中,“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生產制造及有關人員”“社會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農、林、牧、漁業生產及輔助人員”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79.06%、76.22%、72.49%、67.82%、62.59%、59.73%,高級水平占比分別為33.77%、29.12%、26.02%、15.34%、12.71%、11.55%。
一、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總體情況
我國六成以上公民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對照《提升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行動綱要》提出的“全民數字化適應力、勝任力、創造力”,根據受訪者在數字生活、工作、學習等場景中展現出來的數字化認知理解、應用操作、思維觀念等能力,對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采用分級評價方法,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層。成年人中,60.61%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其中16.26%具備高級水平,21.22%具備中級水平,23.13%具備初級水平。未成年人中,64.69%具備初級及以上數字素養與技能,其中12.55%具備高級水平,26.25%具備中級水平,25.89%具備初級水平。需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人的主要社會角色為受教育者,與成年人的社會角色和應對情景存在較大差異,為更好反映群體特征,本次調查對二者采用不同評價標尺,二者數據不作直接比較。
二、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地區情況
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和區域經濟發展態勢相符。我國區域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協同推進,東中西部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63.23%、60.03%、56.90%,其未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71.60%、63.70%、59.25%。成年人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位居前10的省份中,有8個省份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排名前10,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水平和地區經濟發展情況基本吻合。其中,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福建等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位居全國前列,上海、北京、浙江、江蘇、天津等的高級水平占比位居全國前列。
三、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群體情況
(一)城鄉居民
城鄉居民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協同提升。成年人中,城鎮居民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65.92%,農村居民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50.57%。未成年人中,城鎮居民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70.94%,農村居民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53.11%。
(二)年齡結構
各年齡段人群數字素養與技能發展態勢持續向好。成年人中,18-29歲、30-39歲、40-49歲、50-59歲、60-69歲年齡段人群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為75.76%、69.90%、61.70%、53.16%、36.22%,年輕一代展現出更高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未成年人中,15-17歲年齡段人群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和高級水平占比分別比12-14歲高7.5和3.4個百分點,未成年人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隨年齡增長呈現上升趨勢。
(三)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是影響數字素養與技能的關鍵因素。公民數字素養與技能隨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升,初級及以上水平增長速度先快后慢,高級水平增長速度先慢后快。成年人中,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方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高出“小學及以下”56.0個百分點,最快提升階段在“小學及以下”至“初中”之間,漲幅19.4個百分點。高級水平占比方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高出“小學及以下”48.1個百分點,最快提升階段在“大學??啤敝痢按髮W本科及以上”之間,漲幅23.0個百分點。未成年人中,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方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高出“小學及以下”38.3個百分點,最快提升階段在“小學及以下”至“初中”之間,漲幅18.7個百分點。高級水平占比方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人群高出“小學及以下”28.0個百分點,最快提升階段在“大學專科”至“大學本科及以上”之間,漲幅16.9個百分點。
(四)職業群體
我國勞動者適應數字時代職業發展需要的能力逐步增強。全國就業人員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為67.85%、高級水平占比為19.75%,均高于全國成年人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按照《職業分類大典》中的職業類型,“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專業技術人員”“黨的機關、國家機關、群眾團體和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的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分別比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高11.2、8.4和4.6個百分點,高級水平占比分別比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高14.0、9.4和6.3個百分點?!吧a制造及有關人員”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與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相當,高級水平占比較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低4.4個百分點?!吧鐣a服務和生活服務人員”“農、林、牧、漁業生產及輔助人員”初級及以上水平占比較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低5.3和8.1個百分點,高級水平占比較全國就業人員總體水平低7.0和8.2個百分點。
附錄一 技術說明
調查對象:我國18-69周歲成年人和12-17周歲未成年人。
調查范圍: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樣 本 量:全國回收樣本288萬份,其中有效樣本272萬份,樣本有效率達94%,成年人有效樣本247萬份,未成年人有效樣本25萬份。
調查內容: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調查內容包括數字素養與技能狀況、數字活動參與情況及受訪者人口特征。數字認知、數字技能、數字思維是全民數字素養與技能調查核心指標,用于評估公民的數字素養與技能水平。
評價標準:本次調查綜合運用德爾菲法等確定數字認知(25%)、數字技能(50%)、數字思維(25%)三個維度的權重。基于項目反應理論模型等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計算,在同一參照標尺上擬合出問卷題目難度和區分度參數,得到測試對象的能力值,并通過算法轉化為0-100之間的標準分數?;谑茉L者總體得分及分布,參考歐盟數字技能評價標準,本次調查借鑒PISA、PIAAC等國際調查通用方法,采用“平均分±標準差”的方式進行能力水平分層。
考慮到未成年人的主要社會角色為受教育者,與成年人的社會角色和應對情景存在較大差異,為更好反映群體特征,本次調查對二者采用不同評價標尺,二者數據不作直接比較,但均以初、中、高級水平展現。
抽樣方法:調查采取預置人口結構配額的非概率抽樣。
加權方法:為增強樣本代表性和更好反映全國總體狀況,按照2020年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進行加權調整,人口加權信息包括地域、城鄉、年齡和受教育程度等。
附錄二 評價指標體系
轉載請注明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