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匯泉灣畔的福山支路5號,一座充滿歷史韻味的建筑靜靜矗立著,這里便是康有為故居紀念館。近日,青版財經小記者們懷著崇敬與好奇的心情,走進了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地方,開啟了一場獨特的歷史文化研學之旅。
小記者們拿著康有為故居明信片合影留念。
小記者們積極舉手參加采訪活動。
這座故居的房屋建成于1900年,它有著獨特的身世。原本是德占青島時期德總督副官的宅邸,在1923年6月,康有為開始寓居于此,并在 1927年3月3 日逝世于此。1999年,故居進行了復原修復工程,而后辟建為青島市康有為故居紀念館,2000年10月正式全面對外開放。
小記者們觀看康有為的雕像。
小記者們首先被故居的主體建筑所吸引。這是一座三層的德式樓房,建筑面積達1128平方米,周邊是庭院式結構,占地約1600平方米。德式建筑的風格在歲月的洗禮下依然清晰可辨,紅瓦坡頂、黃色水刷墻結合紅磚清水墻,局部以花崗巖包鑲,門簾多為卷式,主入口朝南,東西兩側設有邊門。這種獨特的建筑風格仿佛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讓小記者們感受到了歷史與文化的交融。
小記者們了解康有為的生平。
走進故居內部,一系列的陳列展呈現在小記者們眼前。康有為書房、客廳、臥室復原陳列展,讓小記者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康有為在這里生活的場景。書房里擺放著古樸的書桌和書架,似乎還能看到康有為在這里奮筆疾書的身影;客廳里的陳設簡潔而不失典雅,見證了曾經的賓客往來;臥室則透露著一種寧靜的氛圍,讓人聯想到康有為在這里休息的畫面。
小記者們了解到康有為自幼飽讀詩書。
葛老師介紹康有為的學生梁啟超。
小記者們了解“戊戌六君子”。
葛老師介紹戊戌變法失敗后,康有為到各國游歷的情況。
小記者們了解康有為在青島定居時的故事。
康有為生平史跡圖片展則以翔實的資料和豐富的圖片,生動地展現了康有為坎坷的一生。從他早年的求學經歷,到 “公車上書” 的壯舉,再到 “戊戌變法” 的風云變幻,小記者們通過這些圖片和文字介紹,對康有為在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康有為為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勇敢地站了出來,試圖通過變法來改變中國的命運。盡管變法最終失敗了,但他的精神和勇氣卻激勵著后人。
小記者們參觀康有為書法藝術陳列展。
康有為給其母親寫的墓碑碑文。
康有為書法藝術展則展示了康有為晚年的書法藝術精品??涤袨榈臅í毦咛厣淖煮w雄渾大氣、筆力剛健,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小記者們駐足在一幅幅書法作品前,仔細欣賞著每一個筆畫,感受著書法中所蘊含的神韻和情感。這些書法作品不僅是藝術的瑰寶,也是康有為思想和情感的一種表達。
小記者們了解康有為周游世界的路徑。
小記者們觀看康有為游歷歐洲時買來的瓷器。
文明對話——康有為的世界之路專題陳列展則展現了康有為在海外時期的經歷和他對不同文明的思考??涤袨樵诹魍龊M馄陂g,游歷了許多國家,接觸了不同的文化和思想。他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思考和探索,試圖尋找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這個展覽通過一些珍貴的文物和資料,展示了康有為在海外的生活和他對文明交流與融合的見解,讓小記者們開闊了視野,了解到在那個時代,有識之士們是如何在世界的舞臺上探索和思考的。
小記者們參觀康有為的書房。
館內的藏品以康有為晚年書法藝術精品、海外時期收藏品為主要特色。這些藏品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也為研究康有為的生平事跡和思想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小記者們在參觀的過程中,對這些藏品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他們意識到這些藏品背后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的重量。
青島康有為故居紀念館不僅是一座歷史建筑,更是一個重要的文化教育基地。它現為青島市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開放場館之一,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國家 AAA 級旅游景區、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島市未成年人 “社會課堂” 優秀場館。通過參觀這里,青版財經小記者們不僅了解了康有為的生平事跡和思想,也感受到了歷史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
小記者們在康有為故居明信片上蓋章留念。
在參觀結束后,小記者們紛紛表示,這次參觀讓他們收獲頗豐。他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歷史是一面鏡子,通過了解過去的歷史事件和人物,可以更好地理解現在和展望未來??涤袨榈囊簧錆M了傳奇色彩,他的精神和勇氣將激勵著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努力,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奮斗。同時,他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走進康有為故居紀念館,了解這段歷史,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