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國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穩步推進,中國市場的吸引力持續釋放。近期,一批重點外資項目已經在華紛紛落地。
不久前,美資企業禮來公司集中宣布3項投資。
宣布增加投資15億元人民幣,升級蘇州工廠以增加產能,隨后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國醫學創新中心,還計劃將旗下創新孵化器引入中國,促進臨床研究、加速藥物研發進程。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市場持續擴大開放,市場潛力不斷顯現,為增加投資帶來了動力和信心。
禮來首席科學官 丹尼爾·斯科夫斯基:中國已推出一系列激勵創新的政策,最近擴大了醫療領域的對外開放,這是積極的進展。中國擁有龐大的人口,衛生體系也較為發達,是一個極其重要且快速增長的市場。
今年9月,我國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實現“清零”,商務部等三部門還出臺政策,推動在生物醫藥和外商獨資醫院方面的試點,不少外資企業積極擁抱新機遇。
不只在醫療領域,中國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也持續吸引外資,搶抓新的機遇。
近日,德國博世集團位于蘇州的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正式落成使用。與此同時,在博世集團與上汽合資設立的聯合汽車電子太倉公司,總投資超50億元人民幣的新能源汽車動力總成項目暨三期工廠正式投產,項目可年產汽車驅動電機120萬件。
聯合汽車電子有限公司第一副總經理 駱無為:我們于2017年開始了第一階段的投資過程,并于2022年開始了第二階段的投資。現在我們整合了第三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生產廠房已經擴展到近5萬平方米。
瑞士儀表企業持續加碼投資的背后
采訪中,一家瑞士的儀表企業表示,“未來3到5年要在中國投資20億元人民幣”。是什么吸引這家扎根中國三十年的外資企業持續加碼投資?
當記者來到這家企業的流量計工廠,看到工廠的擴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展開。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這家工廠在進行擴建,企業在同城的另一家生產壓力和物位產品的工廠也在擴建。
恩德斯豪斯集團監事會主席 阿爾滕多夫:我們在蘇州正在擴建兩個新工廠,我們在上海正在擴建新的辦公大樓。我認為我們的投資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這是當下在中國市場做的正確的事情。
企業負責人給記者展示了一組頗有說服力的數據:進入中國市場近30年來,公司銷售額增長年均達到近15%;而近8年,公司銷售依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
恩德斯豪斯集團監事會主席 阿爾滕多夫:從進入中國以來,我們已經投資了約15億元人民幣,下一階段的投資計劃是,未來3到5年投資20億元人民幣。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不斷增資的決定,和中國市場的規模和產業前景密切相關。如今,企業在蘇州工廠生產的每4個產品,就有1個是數字化的智能儀表。受到綠色化和智能化的驅動,企業正在推出從現場儀表到云端的產品技術。
恩德斯豪斯(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運才:各行各業都在技術升級、數字化賦能,高端裝備、智能制造,這些都會帶來非常大的機遇。
同時,企業負責人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就像暢通的“引水渠”,能夠讓投資更加順暢和活躍,而各級政府的主動靠前服務,也讓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得以高效落地。
恩德斯豪斯(中國)自動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運才:確實在這方面這幾年我感受還是很深的。我們在蘇州有工廠,在上海有總部,我們的員工遍布全國各地,我們要和當地的各級政府打交道,這幾年確實看不僅僅是我們找政府,往往我們看到有很多時候政府主動來找我們,來詢問我們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商務部:已召開28場外資企業圓桌會
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其中,暢通與外資企業的交流、解讀重點政策、推動解決外資企業的“急難愁盼”是持續推進的三項重點任務。
在暢通表達渠道方面,去年7月至今,商務部已召開28場外資企業圓桌會。外資企業通過圓桌會議,向有關部門面對面直接反映問題訴求和意見建議,為制定政策、優化服務提供重要參考。
在強化政策解讀方面,商務部已經對“外資24條”、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數據跨境流動等開放政策持續深入解讀,讓外資企業充分把握在華投資機遇。
在推動解決企業“急難愁盼”方面,對圓桌會上收集的痛點難點問題,商務部建立清單臺賬,會同有關部門持續推動解決。
目前,已推動出臺多項利企舉措,包括在電信、醫療等領域開展擴大開放試點,便利外籍人員來華,明確數據跨境流動要求,外籍個人享受津補貼免稅優惠政策延期等。
商務部外資司二級巡視員 唐頌:截至目前,“外資24條”中59項舉措有27項已完成,其余均已取得積極進展。中國政府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歡迎廣大外資企業持續投資中國、扎根中國。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