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城市發展的動脈,公共交通不僅承載了市民的日常出行,更是城市變遷的見證者。從老舊的燃油車到新能源純電車,從稀疏的線路到站點密集,從單一的行車到全方位的服務,青島一代代公交人用車輪丈量著城市的變化,見證了島城日新月異的發展。大街上川流不息的公交車,承載著一代又一代人的記憶。
一條熟悉的線路、一張舊車票、從紙質票到一“碼”通……行駛在大街小巷、千村萬落的公交車,更是見證著時代的變遷。多年來,青島公交車型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演變過程,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充分展現了一座現代化城市的風采。
今天,讓我們一起乘坐青島的公交車,來一趟時光之旅。
車型演變——從傳統到現代
記者在深入探訪市北巴士公司后,發現青島公交的轉型之路不僅是城市交通發展的一個縮影,更是環保理念在公共交通領域的生動實踐。如今,青島公交已經實現了從傳統柴油客車到新能源公交車的華麗轉身。
上世紀60年代,傳統柴油客車曾是城市動脈中的主流力量,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它們的身影,為市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了堅實保障。然而,隨著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這些“功勛卓著”的老將也逐漸顯露出它們的局限性——排放的尾氣成為城市空氣的沉重負擔,轟鳴的引擎聲也成了城市噪音的重要來源。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青島公交并未選擇固步自封,而是積極響應國家關于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號召,踏上了轉型升級的征途。進入21世紀,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環保意識的深入人心,青島公交開始將目光投向了更加環保的車型。申沃、福田、亞星、中通等天然氣車作為青島公交引入的環保車型,以其較低的排放量和相對經濟的運行成本,迅速贏得了大家的青睞。
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成本逐步降低,公交車更加注重綠色環保與舒適安全。大規模投放的新能源公交車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成為青島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值得一提的是,經過六十余載的演變,青島原有的無軌電車至今依然保留3條線路,2路、5路、30路。那一對長長的集電桿,形似辮子,也被戲稱為“大辮子車”。早期的無軌電車噪聲小,行車平穩,相比于柴油車乘車體驗極佳,但易受外界條件影響,轉彎時稍有不慎就會造成集電桿脫落。
如今的無軌電車克服了動力問題,也成功升級為新型雙源無軌電車。車輛在運行過程中利用線網供電進行行駛,線網出現故障時可利用自身配備的鋰電池組進行動力供給,脫線行駛可達百余公里。作為純電動公交車,它還具有零排放、噪音小、能量轉換效率高等特點,在降低污染環境、節約能源、改善空氣質量方面有較大優勢,為市民出行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服務。
服務提升——從便捷到舒適
除了車型的變換,青島公交致力于不斷地完善和升級其基礎設施,提升市民的出行體驗。
為了更好地滿足市民的多樣化需求,青島公交采取了一系列便民利民的措施。“一元通乘”政策的推出,不僅為市民的夜間出行提供了便利,更是助力了夜經濟的發展,讓夜生活更加豐富多彩;“響應式公交”積極聽取乘客的意見和建議,靈活調整和優化公交線路,確保市民的出行更加順暢和便捷。為進一步貼近市民的實際需求,青島公交開設了“高考專線”“助學線路”“跑腿兒公交”和“兒童托管公交車”等,使市民的出行體驗得到了顯著提升。
此外,青島公交運用大數據和智能調度系統,實現了車輛的精準調配,有效減少了乘客的等待時間,使得市民在出行時能夠更加準時、更加高效地到達目的地。與此同時,青島公交推出的手機APP,為市民提供了實時查詢車輛到站信息的便利,市民可以隨時了解最新的公交動態,大幅提升了出行的舒適性、便捷性。
青島公交的發展歷程,折射出城市交通的巨變與進步。隨著大交通格局進程的不斷加快,經濟便捷、高效環保的出行方式顯得越發重要。青島公交不僅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出行方式,也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力量。未來,青島的公交車又會經歷怎樣的升級迭代?讓人充滿期待。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唐夢遙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