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4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公示名單,青島市市南區工業控制系統產業集群、平度市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產業集群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總量達到6家,在計劃單列市中位居第一。
特色產業集群是依托縣(區、市)或產業園區集中管理,以中小企業為主體,以特色產業為支柱,集聚具有產業關聯的中小企業以及相關服務、管理和科研等支撐機構,在特定空間范圍內共享包括專業人才、市場、技術和信息等諸多產業要素,使產業和企業通過健全供應鏈產生促進效應,形成區域優勢和持續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具有集約集聚度高、創新能力強、產業特色鮮明、協作配套緊密、信息化基礎好、輻射帶動作用大、市場競爭有力等特點。
青島市聚焦產業發展優勢,大力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加強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支撐,培育建設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產業鏈協同高效、核心競爭力強、公共服務體系健全的特色優勢產業集聚區。自2022年11月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工作開展、2020年省特色產業集群工作開展以來,青島市共被認定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6家,已被認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集群11家。綜觀來看,已被認定的集群主要分布在青島市智能家電、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汽車、高端化工、食品飲料、紡織服裝、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裝備、先進高分子及金屬材料、軟件和信息服務、精密儀器儀表等11條重點產業鏈,構建形成“大中?。舷掠巍惫采踩诘漠a業鏈條,不斷提升集群內中小企業專業協作配套能力。
梯度培育,夯實特色產業集群發展基礎。精心打造“專精特新”培育賽道。緊貼集群培育工作重點方向,精準定位集群主導產業,有針對性地固鏈補鏈延鏈強鏈,先后出臺《青島市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青島市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實施細則》,引導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截至目前,青島市現有創新型中小企業312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217家。精準打造“四新經濟”培育賽道。發布《青島市雛鷹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搭建起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累計認定雛鷹企業1017家、瞪羚企業343家,累計培育獨角獸企業17家,居全國第五、北方第二,為建設特色產業集群打下了堅實基礎。
數字化賦能,支持集群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在全省率先啟動重點產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建設,以“義診”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診斷服務。出臺《青島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青島市小微企業創新轉型項目實施細則(暫行)》,明確重點工作任務,通過梯度培育優質企業、強化金融助企服務等手段,壯大培育中小企業。扶持小微企業技術改造項目3270個,獎補資金14億元,撬動投資超80億元。
多維服務,優化集群企業發展環境。公共服務平臺更加集成,整合優化全市涉企服務平臺,搭建全市服務企業統一平臺,打造政策發布兌現、企業融資服務、企業訴求辦理三大平臺,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提升服務企業質效。政策環境更便捷,創新設立青島市初創企業政策服務站,常態化聯動各惠企政策制定部門開展各類政策宣講和解讀活動,依托“青島政策通”平臺搭建青島市惠企政策發布兌現統一平臺,打造“一口發布、一口解讀、一口兌現、一口服務、一口評價”政策惠企機制,平臺累計瀏覽量810萬次,匯集惠企政策信息2.8萬條,共有3.3萬家(次)企業完成線上申報,兌現資金共計35.8億元,被評為全國優秀中小企業創新項目和政務公開創新案例。
融資環境更高效,加大對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出臺了融資擔保、風險補償、融資租賃等財政支持政策,撬動融資擔保額度540億元,累計為銀行機構置換不良貸款2.02億元,累計對融資租賃機構發放獎補資金1352.6萬元,對解決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發揮了顯著作用。青島市位列2023年度全國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第三方評估副省級以上城市第8位。
圍繞主導產業集聚創新要素,緊抓突破能力強的“點”,青島讓“鏈”更有韌性,讓“群”更有活力。集群發展得益于靈活性和創新能力,使得中小企業在競爭中具備更強的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和創新能力,能憑借獨特的競爭優勢贏得市場份額,更能推動產業集群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加快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