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青島農品”產銷對接活動開幕

    9月20日上午,為期3天的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青島農品”產銷對接活動在青島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不僅是對全市品牌農業建設成果的集中推介,也是對品牌農業促銷增收的現場展示,更是共慶豐收共享豐收的農業盛會。

    活動現場,東京奧運會、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單打冠軍陳夢進行視頻致辭,對青島市品牌農產品進行推介,并向青島市農民群眾和“三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福。第八批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企業接受現場表彰并參加品牌農業培訓班,增強了我市品牌農業企業的榮譽感、獲得感和收獲感。

    舉辦品牌培訓,找準產銷對接路子

    品牌是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近年來,青島市堅持不懈地發展品牌農業,已擁有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67個,地理標志農產品54個,省級和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分別達到58個和227個,“青島農品”連續5年進入全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十強”。

    為了幫助青島農產品品牌在新起點上實現新跨越,結合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青島市園林和林業局聯合舉辦全市品牌農業培訓班。通過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的農業品牌,有效提升青島市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強消費者對產品的認知度和忠誠度。

    培訓班邀請青島農業大學副教授戴曉萌為廣大農產品品牌主體舉行專題講座,從品牌定位、形象塑造、傳播策略等多個維度,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品牌策略和市場推廣技巧,分享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引導廣大農產品品牌主體根據市場需求和消費者偏好,精準定位品牌,有效推介品牌,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知名農產品品牌。

    表彰品牌主體,培育產銷對接樣板

    當日,舉行了第八批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頒獎活動,認定膠河大白菜等4個品牌為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利和味道風味油醬等16個品牌為青島市知名農產品企業品牌。至此,青島市知名農產品品牌總量達到227個。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膠州大白菜、黃島藍莓、嶗山茶等農產品品牌已在全國、全省獲得了較高的知名度。同時,青島市也在不斷地培育新品牌,“利和味道”從2020年開始,歷經14年,先后在山東青島、甘肅隴南等地建立生產基地,逐步構建起“以味道為中心”的食品產業鏈,培育出“朕宅”“番對番”“應物有機”等為主的品牌矩陣。

    今天為知名農產品品牌頒獎,旨在表彰先進,以點帶面,推動全市品牌農業有較大的跨越和提升,讓農產品品牌主體在促銷增收上更有作為、更有地位,早日成為推動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生力軍。

    加強產品推介,擴大產銷對接實效

    青島市是農業大市,更是農業強市。近年來,青島堅持不懈地實施“36111”穩產保供工程,糧食年產量在300萬噸左右,蔬菜600萬噸左右,畜牧產品、水產品和果品均為100萬噸左右,主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居全國36個大中城市第1位。連續3輪獲得全國“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優秀等次,成為長江以北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

    讓農產品產得下、運得出、供得上、賣得好,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青島市一直在積極探索、不懈努力?;顒蝇F場設有83個農產品展區,匯聚了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等6大類,共展示推介、銷售420多種農產品,給廣大市民帶來一場味覺與健康的盛宴。參展產品以綠色有機、名特優新、地理標志農產品及省市知名農產品品牌為主,將優質農產品從田間地頭直供城市社區,減少流通環節,將更多的實惠留給城市居民。

    從新鮮水靈的果蔬到風味獨特的海貨,從嶗山茶的清香到王哥莊大饅頭的濃郁,從寶山蘋果的甘甜到藏馬蜜語藍莓的鮮美,吸引了眾多客商和市民前來采購,成為農產品金秋消費季和“菜籃子”產品銷售促進行動的一大亮點。來自青島彭齡金口芹菜合作社的張若亭高興地說:“這次產銷活動,選擇中秋國慶期間舉辦時機很好;而且嶗山會展中心的交通方便,人流也大,我們的金口芹菜非常搶手!”

    舉行群眾聯歡,共享產銷對接成果

    豐收不僅是物質的豐收,更是文化的豐收。在群眾聯歡現場,堅持農民的節日農民辦,突出農民主體、農業主線、農村主場,為城鄉居民奉獻了一臺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二胡獨奏、戲劇和大秧歌等節目輪番登臺。

    《沽河之畔豐收年》通過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茂腔,展現了沽河兩岸豐收的美景和農民的喜悅,讓人身臨其境。《慶豐收 跟黨走》通過膠州大秧歌的形式共慶豐收,大紅扇子舞起來,婀娜身姿扭起來,載歌載舞迎豐收、品豐收、慶豐收、享豐收。

    我豐收,我快樂!現場的城鄉居民在共享豐收喜悅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青島深厚的優秀農耕文化底蘊。

    豐收,豐收,農民群眾亙古不變的期盼。

    豐收,豐收,“三農工作者”愿傾其所有……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通訊員  楊麗  逄海偉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