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歌爾微轉戰港股IPO,青企掀起赴港上市潮

    近日,歌爾股份公告稱,公司擬將其控股子公司歌爾微分拆至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分拆完成后,歌爾股份股權結構不會發生重大變化,且仍將維持對歌爾微的控制權。



    終止分拆短短四個月后,歌爾股份重啟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到今年5月,過會一年半之后,歌爾股份正式終止了分拆歌爾微在創業板上市的計劃。但歌爾股份的分拆并沒有擱淺,“A拆A”遇阻后,歌爾微轉戰港股。

    A股撤單4個月后,歌爾微轉戰港股IPO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歌爾微成立于2017年10月,前身為歌爾微電子有限公司,位于山東省青島市。目前,該公司的注冊資本約為5.8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宋青林,主要股東包括歌爾股份、中信建投資本、基石資本等。

    目前,歌爾股份對歌爾微的直接持股比例為87.75%,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其中,歌爾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姜濱和胡雙美,兩人為夫妻關系。穿透股權后,姜濱和胡雙美也是歌爾微的實際控制人。

    記者了解到,創業板過會之前,歌爾股份創始人、董事長、實際控制人姜濱的弟弟——姜龍擔任歌爾微董事長職務。同時,姜龍也是歌爾股份副董事長兼總裁(2023年4月離職)。此外,歌爾股份原微電子事業群負責人宋青林任歌爾微董事兼總經理。

    此前,姜龍、宋青林對歌爾微的直接持股比例均為1.85%。與此同時,姜龍對歌爾股份的持股比例為7.33%。不過,姜龍將其所持歌爾股份中的6500萬股股份質押給了招商證券,質押時間為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

    歌爾股份分拆歌爾微的計劃早在2019年就已有雛形。2022年10月19日,歌爾微順利過會。但此后歌爾微的IPO卻再無進展,公司遲遲未提交注冊。據深交所網站顯示,2023年3月因財務數據過期,深交所曾中止對歌爾微發行上市的審核,直到6月歌爾微完成更新后,深交所重新恢復審核。

    不過在過會半年仍然沒有實現上市時,姜龍也從歌爾微離開。據天眼查App顯示,2023年4月,歌爾微的法定代表人由姜龍更換為宋青林,同時姜龍辭去了歌爾股份的副董事長、董事及總裁職務。在9月14日歌爾股份披露的分拆預案中,姜龍已經不再持有歌爾微股份。

    2023年9月,歌爾微最后一次更新了財務數據。在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及歌爾微為何還不能上市?歌爾股份董秘徐大朋表示“歌爾微的上市工作仍在推進之中”。但最終,歌爾股份還是在今年5月22日正式公告終止了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

    短短4個月后,歌爾股份轉向港交所,重啟對歌爾微的分拆計劃。

    重啟分拆上市,歌爾微有望把握AI發展機遇

    市場對歌爾微上市一直呼聲頗高。

    記者了解到,歌爾微已獨立運作多年,分拆之后有利于歌爾股份和歌爾微各自圍繞主業,聚焦資源投入。歌爾微可通過全球資本運作平臺獨立運營,進一步優化治理結構并減少與歌爾股份之間的關聯交易。

    公開資料顯示,歌爾股份主營業務包括精密零組件業務、智能聲學整機業務和智能硬件業務,具備行業領先的精密制造與先進制造能力以及從器件到成品的全產業鏈整合能力;歌爾微系歌爾股份內唯一從事MEMS傳感交互器件及微系統模組研發、生產與銷售的企業,戰略聚焦MEMS傳感交互器件、系統及整合垂直產業生態。

    根據Yole數據,2020-2022年歌爾微在全球MEMS廠商中排名分別為第6名、第8名和第9名,是上榜全球MEMS廠商十強中唯一一家中國企業。2020年到2022年,歌爾微MEMS聲學傳感器市場份額持續位居全球第一。

    財務方面,2021年-2023年,歌爾微的營收分別是33.48億元、31.25億元、30.15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29億元、3.26億元、2.26億元,業績波動主要受行業周期影響,隨著需求復蘇和產品迭代業績有望回暖。

    公告稱,本次分拆既有利于歌爾微通過獨立上市引入資本市場資源,在MEMS器件及微系統模組等產品領域內積極投入,把握AI時代的行業機遇,實現跨越式發展。

    歌爾微在MEMS聲學傳感器領域占有顯著的全球市場份額,而語音交互是AI智能硬件的核心交互方式之一,高質量的聲音信號采集是語音交互的前提基礎,高端MEMS聲學傳感器是語音交互所必需的核心元器件。同時,運用AI技術賦能的AI智能眼鏡、AR增強現實等產品有望迎來爆發,這類產品在小型化、輕量化方面具有較高要求,SIP微系統模組將在上述產品中迎來廣泛應用。

    港交所上市公司青島已達19家,10余家企業在排隊

    8月6日,眾淼控股(青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淼控股”)在港交所成功上市,成為青島2024年新增的第二家上市公司,也是登陸港交所的“境內保險中介行業第一股”。今年4月,富景中國控股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成為青島市2024年首家上市企業。此外,在新三板掛牌的青島企業文達通股份近期發布公告稱,擬首次公開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申請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一時間,青島本土企業赴港IPO潮再起。

    香港資本市場為青島經濟和企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截至目前,青島在港交所上市公司達19家,其中H股上市公司6家,紅籌模式上市公司13家,IPO募集資金總額約115億元人民幣,總市值超4438億元人民幣,行業覆蓋金融、家電制造、消費、人工智能以及港口航運等。

    近幾年,青島新增創新奇智、洲際船務、樂艙物流、富景中國控股等港交所首發上市公司,新增新焦點、思路迪醫藥、永保云、虎視傳媒等紅籌上市公司。

    港交所持續歡迎內地企業赴港上市,并致力于提升監管協作效率、上市資源對接。去年以來,港交所分別與西安、青島及黑龍江、廣西等地簽訂合作備忘錄。其中,2023年12月,港交所與青島市政府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設立溝通合作機制,開展面向青島市政府及所屬部門和企業的專題講座,共同支持青島市企業到香港上市。

    除了已經上市的19家企業,青島還有華芢生物在港交所待審,培諾教育、文達通等10余家企業擬申報港交所,上市梯次建設完善。

    “相信下半年港交所將迎來更多、更大型的IPO?!苯衲?月,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陳翊庭在展望下半年港股市場時表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