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青島市水務改革創新和現代水網推進建設情況。市水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徐志向,市財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朱洪杰,市水務管理局副局長萬光臨,市水務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震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構建青島現代水網,是全面融入國家和省級水網,建設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的重要部署,是水務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推動水務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舉措,也是系統解決水災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問題,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有力支撐。2023年7月,市政府印發《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2023年8月,我市成功申報成為全省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一年來,全市水務系統搶抓國家政策窗口期、建設黃金期、改革攻堅期,打好現代水網建設主動仗,取得明顯成效。
一、堅持項目引領,水網骨干架構加快形成
水網建設投資和規模創歷史新高
近年來,市水務管理局錨定現代水網建設目標,按照“把水蓄起來,讓水動起來,清水活起來”三步走戰略路徑,全力推進水網重點工程,全市水網建設投資持續發力,2023年全市水務建設完成投資約80億元,較2022年增長50%以上;2024年納入市級重點水務項目清單的項目108個,其中續建43個、新建53個、儲備項目12個,年度計劃完成投資112億元,截至7月底已完成投資近50億元,同比增長14.2%,創歷史新高。大量水網項目建設,也有力拉動基礎設施投資,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去年以來,水利建設共吸納就業人員8362人,發放就業人員工資總額2.44億元,其中農村勞動力就業人數6447人,發放農村勞動力工資總額1.79億元。今年上半年,水利建安投資同比增長20%,對穩增長穩就業,保持相關經濟指標穩定運行作出了積極的水務貢獻。
一批重大水務工程實現關鍵節點目標
青島水網樞紐和骨干工程建設提檔加速,投資91.5億元的官路水庫工程加快施工,圍壩、泵站和引黃濟青連接線三大主體工程全面建設。截至7月底,累計完成投資50.3億元,兩條河道改道工程主體完工,圍壩形象工程進度達到58.3%??偼顿Y97億元的官路水庫輸配水工程(一期)完成可研報告編制,將建設覆蓋全域的5條輸水管線和青島北部中心水廠,實現水庫和輸配水工程同步建設,同時發揮效益??偼顿Y138.73億元的7個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攻堅行動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4.6%。投資2.44億元實施李村河(張村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新建改造排水管網17.8公里。小沽河防洪排澇及水源利用主體工程已完工,累計完成施工投資6.1億元。李村河北岸水質凈化廠加快建設,近日箱體主體工程將封頂,截至7月底,已累計完成工程產值3.23億元,工程形象進度64.5%。
二、堅持協同推進,水網保障能力明顯提升
統籌建立水網規劃體系
按照全市水網總體布局,優化完善全市“一張網”現代水網建設規劃體系,依據《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配套編制面向2035年的河道防洪排澇、城鄉供水、城市排水、河湖岸線利用等6個專項規劃,7區(市)縣級水網建設規劃全部完成編制,市和區(市)兩級水網實現合理有效銜接,規劃層面的水網脈絡搭建完成。市級層面以“五干十脈、五縱五橫、兩樞多點”的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為重點,印發實施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著重推進大中型水庫建設和除險加固、市級河道和邊界河道綜合治理,區(市)層面因地制宜,重點推進區域水系連通、調水等工程建設,市和區(市)協同重點推進區域水系連通,打通防洪排澇和水資源調配“最后一公里”。
超前開展項目前期儲備
堅持以快制勝,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優化工程開工條件,確保工程前期建設有序銜接、壓茬推進。細化前期工作安排,逐項制定推進橫道圖、網格表,關鍵節點前移,實行目標倒逼、進度倒排,集中力量,在勘測設計、項目審查、要件辦理等環節提高效率。加密跟蹤監測和調度會商,對符合開工條件的水務工程,積極與有關區(市)建立聯系機制,協調指導工程依法依規開工。對暫不具備開工條件的,組織全市水務部門對照水網規劃,梳理建立項目儲備庫,持續深化項目前期,梳理未來5-7年計劃實施的水利儲備項目40個;50多個排水管網項目納入全國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國債資金申報項目儲備庫;2024-2026年水務領域擬實施284個項目納入儲備庫,作為今后三年申報中央預算內資金及超長期國債等重要依據。去年6月和今年3月,在山東省水利廳主辦的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建設項目推介會上,推介水網項目20個,簽署戰略合作協議3個,簽約項目5個,有力推動了現代水網建設迅速起勢達效。
全力做好水網要素保障
實施水網建設以來,市水務管理局深化“要素跟著項目走”,與財政、發改、自規、生態環境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和協調配合,定期研判水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項目立項、用地手續、資金籌措等核心要件辦理。緊盯開工目標,逐一細化、實化工作方案,對重點水務工程,逐項目梳理前期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分類指導、精準施策,針對手續復雜、制約因素多、影響范圍廣等特點,組織技術力量提前介入,幫助解決關鍵難題,確保前期工作質量。堅持“兩手發力”,在做好政府投資的基礎上,用足用好政府專項債券、長期國債、低息貸款等金融支持水務政策,多渠道籌措資金,有力保障了水網工程實施。去年以來,全市水務水利共爭取和使用國債36.5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5.7億元、中央預算內資金2.77億元。
扎實抓好項目建設管理
堅持守牢水網建設安全底線,采取水網重點項目建設管理“一線工作法”,定期現場辦公,查進度、排隱患、促整改,全方位加強水務工程建設和行業監管。深入開展“爭進度、賽質量、保安全”勞動競賽,推行安全有獎舉報、參建單位交叉檢查和行業專家指導三項安全舉措,實現水網項目建設安全有序推進。加密跟蹤監測和調度會商,對官路水庫、小沽河治理等重點項目,按周加密調度,每日報告進展,抓好建設質量安全,全力打造百年工程、精品工程。官路水庫工程創造了“當年取得開工令,當年拿下安全生產標準化二級”的在建水利工程新紀錄。2023年9月,代表山東省接受水利部水利建設質量考核,獲得最高A級等次。
三、堅持改革賦能,水網活力效益持續彰顯
水資源稅改革率先實施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要“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山東省作為全國首批試點自2017年12月起實施水資源稅改革,近年來,青島市財政、水務、稅務、審批等部門建立了聯動機制,嚴格落實《山東省水資源稅征收管理辦法》《山東省非農取用水量核定工作辦法》等規范性文件,規范取水許可審批、加強取用水管理、嚴把規范繳稅程序、加強信息比對,并依托信息技術,2022年-2023年投資1000多萬元在納稅人取水口加裝遠程在線監控計量設施,實現取用水量在線監測與水務監管、稅務征收的無縫銜接,幫助取用水戶真正實現“多走網路、少走馬路”,切實提高取用水信息采集傳遞的及時性、準確性、規范性,實現精準計量、多方查詢、便捷納稅、優化監管的多贏,同時倒逼企業推進高耗水行業轉型升級與節水技術改造,助力水資源節約高效利用。
“廠網”一體化取得突破
今年6月份,我市成功入選15個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打造城區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即李村河流域143平方公里污水處理全覆蓋典型區域,是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的重要工作舉措。在城市更新領導小組框架下,市水務管理局設立“廠網一體”工作專班,實行各區與廠網運維單位間的統籌協調,建立監督考核機制,理順責權利關系。將流域內污水處理廠、公共排水設施、再生水設施全部劃歸運營企業統一運維,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市場化運營模式,簽訂運營服務協議,明確運營責任。研究廠網關聯考核機制,將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濃度、污染物消減和污水溢流等指標進行關聯考核,對管網運維效果按效付費。通過“廠網”一體化管理模式,明顯提升水務設施管護效能,進一步發揮了水網綜合效益。
城鄉供水一體化不斷加強
圍繞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目標,結合《青島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優化供水廠布局,加快推進給水加壓及調蓄設施建設,擴展城市供水管網延伸覆蓋范圍,整合現狀分散的鄉鎮供水系統,構建分區集中供水、區域聯通互濟的供水保障格局。對全市所有集中供水工程水質進行全覆蓋檢測,確保城鄉供水水質穩定達標。扎實開展農村供水水質提升專項行動,安排市級財政資金1億元、爭取中央財政資金6032萬元,支持各區(市)組織實施農村供水項目18處,2023年以來24個未通自來水村莊通水銷號,新增規?;┧迩f880個;積極推進農村供水工程縣域統管及農村水廠標準化管理,全市10座農村水廠獲評省級農村供水標準化管理工程,農村供水保障及服務水平穩步提高。
水網綜合效益明顯提升
全面推進山東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建設,把聯網、補網、強鏈作為水網建設的重點,推動完善水網“綱”“目”“結”架構,在構建現代化水網格局上作示范,青島水網布局建設成效顯著。完成15項水資源輸配工程,一系列水網節點和骨干工程全面開工建設,“雙渠雙庫”調水格局已具雛形;山洲水庫創建為水利部現代化水庫運行管理矩陣建設試點水庫,萊西市、嶗山區獲評水利部小型水庫管理體制改革樣板縣;水土保持和水資源節約集約管理成效明顯,即墨永昌水保園榮獲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青島城市節水經驗在全國推廣;李村河獲評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省級美麗幸福河湖數量達到27條。2023年我市在全國省級水網建設現場推進會上交流發言,水網整體效能和綜合效益不斷提升。
下一步,市水務管理局將全面落實現代水網建設規劃,扎實推進現代水網市級示范區建設。一方面,加快推進水網項目建設。堅持實行市、區兩級水網協同融合,大力抓好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和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重點水務項目實施。全力推進官路水庫及輸配水工程重大項目建設,統籌實施水源調配、河道治理、防洪排澇、城鄉供水、城市排水和污水處理、水土保持、智慧水務等方面項目建設,不斷完善水務網絡體系,為中國式現代化青島實踐提供堅實水務支撐。另一方面,深入推進水務領域改革。堅持水網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水務新質生產力;健全水網重點工程建設、運行、管理機制;推進水資源價格形成機制改革,探索開展青島市區域原水綜合水價改革,推動建立全市水資源“同城同價”原水保障體系;建立健全節水激勵政策,落實水資源剛性約束制度;推進用水權市場化交易、水務投融資等領域改革,形成多元化投融資體系,為水務高質量發展做好制度保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梁源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