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要求,聚焦民生服務和城市運行的難點堵點,將分散在各級各部門的“單個事項”“單個場景”通過數字化集成,每年推出12件政務服務“一件事”和12件城市運行“一個場景”改革事項(簡稱“雙12”改革),打造了一批服務民生的標桿應用。其中,圍繞企業從開辦到注銷的全生命周期政務服務需求,青島市高效推進20余項惠企領域改革事項,推動企業辦事從“最多跑一次”向“一次不用跑”“快辦好辦”縱深發展,降低企業辦事成本,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融資服務一件事”
實現綜合金融服務“一站式”供給
為解決融資服務平臺重復建設、企業和金融機構多頭對接、金融資源配置效率不高等問題,依托市信用綜合服務平臺,青島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整合“才賦金融”“融資通”“金農通”等多個政府側融資服務平臺,在全國率先完成地方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統籌整合,建成全市統一的企業融資服務平臺,面向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金融資源配置更加高效。平臺整合后,企業只需注冊登錄一次,即可“一鍵式”對接全市金融機構,“一站式”獲得融資資源,實現了企業一平臺注冊填報需求,金融機構一平臺發布產品、受理需求,政府部門一平臺共享資源。
記者了解到,目前,平臺注冊用戶達46.3萬余家,入駐金融機構73家,其中內資銀行已全部入駐,發布金融產品和服務超370項,開通政府端專屬賬號20余個。有關做法獲國家發展改革委點名表揚,并且作為全國唯一省級以下城市受邀參加“統籌融資信用平臺建設 全面提升‘信易貸’工作水平”全國現場會并做典型經驗交流。融資需求響應更加及時。在全國率先接入金融城域網,企業融資需求可以直達全市560個金融機構網點、2300多名客戶經理辦公桌面,金融機構無需跨網就可查看企業信用報告、響應企業融資需求,實現“點對點”銀企直連。平臺從2023年11月整合上線到今年7月底,金融機構提供融資對接服務超7000次,累計助力5215家企業獲得貸款947.10億元,其中近六成為中小微企業貸款,大幅提升了信貸效能。企業信用畫像更加精準。平臺通過接入國家、省信用信息平臺節點,依托“一體化大數據平臺”,依法依規歸集了200余類涉企數據,企業授權可調用數據超8億條,梳理設置近300個數據特征,構建企業信用評價體系,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信用情況,幫助企業融資增信的同時,也降低了金融機構的盡調成本和信貸風險,緩解了“企業融資難、銀行放貸難”的問題。截至目前,交通銀行青島分行等27家銀行將平臺信用查詢納入審貸流程,平臺累計向各金融機構發送風險預警信息超4萬條。
“科創主體創新發展一件事”
全鏈條助力科創企業發展
為助力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高效發展,青島市科技局搭建科創主體創新發展“一件事”服務平臺,通過對全市科創資源整合和業務流程再造,破除科技創新領域的信息孤島和信息化應用碎片化格局,實現數據多流轉、科創人員少跑路。打通全量科創業務系統,實現“一站式”科創服務。平臺打通20多個信息化系統,橫向實現跨業務協同,縱向實現區(市)延伸協同,高效支撐8類科技計劃、6類創新平臺、5大科技獎項和9類科技獎補資金兌現??苿撝黧w只需“一個賬號”,可以“一站式”檢索全市科創政策、科技園區等資源信息,申報和管理科研項目、創新平臺等科創資源,對接和享受成果轉化等科創服務。
記者了解到,自2023年平臺上線試運行以來,注冊用戶14000余個,入庫科技專家4000余位,服務科研單位及科技型企業5000余家,實現項目申報12332項。運用數字技術創新,全面提升用戶體驗和工作效率。平臺已梳理需要簽字和蓋章的事項10余個,目前通過應用數字簽名和電子印章技術,避免用戶跑腿事項9個,已采用數字簽名1000多人次,提升科創主體辦事體驗。對接青島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和電子證照庫,減少提供身份證、營業執照、職稱學位等繁瑣操作。管理人員審核1份項目任務書所需時間由原幾小時壓縮到只需幾十分鐘,極大提升辦事效率。強化數據決策支撐,助力高新區及科創企業發展。建設國家高新區“一園一檔”智慧管理板塊,根據科技部標準化評價指標體系,創建“數字漏斗”篩選模型,通過對全國170余家國家高新區、青島市79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和93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精準分類和建檔畫像,賦能科創企業培育,助推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逐年較快增長。
企業開辦、企業信息變更、企業注銷“一件事”
實現政務服務領域全生命周期惠企暖企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需求導向、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大膽創新,將多部門相關聯的“單項事”整合為企業群眾視角的“一件事”,逐步建立健全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企業開辦、企業信息變更、企業注銷“一件事一次辦”集成服務體系。企業開辦“一件事”快捷辦。通過對企業開辦各環節申請材料及辦理平臺進行梳理整合,將企業開辦涉及的營業執照辦理、印章刻制、稅務登記、社保登記、醫保登記、公積金開戶等7個環節優化為1個環節,線上搭建“青島市企業開辦智能一體化平臺”,線下在全市14個政務大廳設立企業開辦專區,企業開辦最快0.5個工作日辦結。建立協同配合及數據共享工作機制,打通20余個業務辦理專網,便利店、藥店等61個高頻經營主題線上、線下實現營業執照與許可證件聯合開辦,平均壓縮申請材料和辦事時限50%以上。企業信息變更“一件事”高效辦。行政審批會同市場監管等九部門對企業信息變更各環節辦理流程進行深度梳理,整合形成本部門業務變更涉及的企業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姓名、注冊資本等信息項需求清單。依托“青島市企業開辦智能一體化平臺”打造跨部門數據平臺,營業執照變更登記后,稅務、社保、醫保、公積金系統自動抓取、同步更新企業的名稱、地址、注冊資本等變更數據,將原來申請人多頭辦理的復雜業務升級為“免申即享”服務,有效提升企業群眾辦事預期和體驗。
企業注銷“一件事”便利辦。通過網絡專線實現各系統間數據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聯互通,打造線上“企業注銷一件事服務專區”,提供注銷公告發布、清算組備案、簡易注銷、一般注銷等一攬子功能,營業執照、稅務、企業印章、社保、醫保、公積金、海關、銀行賬戶等各注銷業務數據共享、同步指引,企業注銷“一網通辦”、辦理結果“一端獲取”。推出“自動銷戶”服務,運用數智化手段系統校驗不涉及“四險一金”資金清退的企業,無需企業申請,系統自動辦理社保、醫保、公積金賬戶和電子印章的銷戶服務,實現企業注銷流程最優化、材料最簡化、成本最小化。
企業統計報表“最多報一次”
以數據共享賦能企業減負
青島市統計局以統計數字化轉型為契機,圍繞減輕基層企業負擔,率先打造企業統計報表“最多報一次”改革新場景。現在,企業只需一次報送統計數據,即可實現多部門有條件共享使用,避免數據重復填報。構建“全留痕”責任追溯新機制。創新制定了《部門對企業數據使用保密承諾書》《企業統計數據共享授權書》,明確企業數據提供、共享和使用責任,以契約方式從數據源頭和數據使用兩個維度規范工作程序、防范法律風險,實現從約定簽署、需求流轉、信息存檔以及共享數據抓取、傳輸、查詢等全過程步步留痕,構筑起微觀統計數據共享安全屏障。創新“智能化”靶向共享新模式。形成部門和企業對統計數據的“需求清單”和“共享清單”,精準定位發改、工信、商務等6個部門70余項不同類型企業的共享指標,利用平臺對部門、企業和指標三者進行邏輯關聯,實現跨專業、跨報表的指標數據的一次填報、定點抓取、靶向共享,有效提升統計數據與服務需求的靈活適配度和數據安全性。
據悉,目前已有2103家重點企業線上參與,累計共享37.5萬筆數據,切實為基層企業減輕報表負擔。打造“全程網辦”平臺流轉新支撐?!白疃鄨笠淮巍毕到y利用“青易辦電子簽署中心”,企業可采用掃碼方式實現用戶身份認證、電子簽署等流程,在線完成《授權書》文件簽署。對于沒有備案電子簽章的用戶,系統還提供了范本下載、打印、簽署、掃描、上傳等功能來實現在線簽署,實現了“全程不見面網上辦理”,為企業提供極大的工作便捷性。
“市政公用報裝一件事”
高效辦成水電氣暖網等聯合報裝
青島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堅持“一次辦好”的改革理念和目標,全面推行“市政公用報裝一件事”改革,打造水電氣暖信視報裝“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新模式,相關經驗做法獲住建部肯定推廣。聚焦“一窗式”改革,建立政策保障機制。優化服務流程,制定出臺推行“市政公用報裝一件事”主題服務的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組建工作專班,編制工作規范和服務導則。在市、區(市)兩級設立市政公用報裝“一個窗口”,開通市政公用聯合報裝線上專欄。市政公用服務由企業“跑多門”變為“一次辦”“網上辦”。聚焦“一鏈式”改革,加強全鏈條協同。項目前期策劃生成階段,提前計劃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將市政公用建設條件列入土地使用權出讓方案。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階段,將市政公用設施納入設計方案聯合審查,配合開展聯合報裝??⒐を炇针A段,行政審批部門牽頭組織,協調建設單位與市政公用企業做好交接,實現市政公用設施一體化接入。聚焦“一次辦好”改革,優化審批服務流程。將分散在多個部門的7個市政設施建設類審批事項和10個市政公用服務事項整合為市政公用服務“十七事合一”集成辦理。實現市政公用服務“一張表單、一個系統、一套材料、一次勘驗、一份意見”。
截至目前,青島市審批局已累計向全市70余個部門和市政公用單位推送相關信息21000余條。聚焦“數字化”改革,實施智能+定制服務。市政公用企業可以通過青島市工程審批系統辦理市政公用服務業務,行政審批部門組織相關單位線上統一受理、線下聯合踏勘。組建市、區兩級重大項目“金牌服務團隊”,根據重大項目特點和需求量身定制“一圖一表一單”。截至目前,已累計為369個項目辦理789次市政公用報裝服務。
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以企業需求為導向,立足實際、超前謀劃,會同各有關部門推出更多惠企助企領域重點改革事項,夯實“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基礎,持續擦亮“雙12”民生服務品牌,助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