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百強區 嶗山區強從何來?

    日前,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4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以及2024賽迪百強區,青島市嶗山區排名全國第78名,相較去年的82名來說,向前提升4個身位。

    連續兩年入選全國百強區,2023年連續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的同時,先后獲評全省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全省唯一“中國樓宇經濟營商環境示范城區”……嶗山區區域發展動能澎湃。

    如今,向“高”攀登、逐“新”而行的嶗山區,已然成為全市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陣地。根據嶗山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2023年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規模達到180億元、增長50%,虛擬現實產業集群入選省級未來產業集群;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達到280億元、增長40%,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數字經濟的占比提升、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這一系列數字都在向人們詮釋,“創新”是貫穿嶗山區30年來發展的基因和底色。

    “工業上樓”的發展密碼

    盛夏時節,萬物蓬勃。行走在嶗山區科苑經七路上,向青島虛擬現實產業園方向看去,一個外形酷似飛碟的建筑格外亮眼,這正是由中建八局四公司承建的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工程車往來穿梭,建設者正全力沖刺竣工交付……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火熱景象。據悉,該項目建成后,將被打造為集VR體驗、展示發布、論壇展會、科普實訓、公共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建筑。

    所謂工業上樓,是指讓企業在高層樓房中進行工業生產的產業新空間模式。嶗山區深度對標蘇州、深圳等先進城市經驗做法,立足嶗山實際,打破“橫向”擴張的空間路徑依賴,著眼于“縱向”布局,研究制定了嶗山區推動“工業上樓”政策,積蓄新動能。

    去年,《嶗山區推動“工業上樓”工作的指導標準及政策措施(試行)》(以下簡稱《政策》)發布?!墩摺访鞔_,對因“工業上樓”需要異地搬遷的工業項目,經產業主管部門同意入駐嶗山區“工業上樓”園區的,按照新招引企業政策給予補貼;對“工業上樓”項目畝均稅收達到履約監管協議約定,主營稅收達到2500萬元、5000萬元和8000萬元及以上的,按區級實得財力部分連續3年給予園區開發運營單位40%、60%、80%獎勵。

    政策紅利正不斷轉化為發展動力。借力嶗山區推動“工業上樓”政策,青島羅博科技有限公司擬在嶗山智慧產業園附近選擇一處4000多平方米的工業樓宇,建設集研發、工程、自動化生產于一體的新產業基地。“這將一舉改變我們公司長期在外地代工的生產模式?!惫鞠嚓P負責人李姝說。

    “嶗山區將全力推動‘工業上樓’,大力推廣‘標準地’,明確投資強度、畝均產值、畝均稅收等指標。”楊克敏介紹,目前嶗山區已實施8個“工業上樓”項目,預計新增工業載體約50萬平方米。

    “軟件”成了硬實力

    談到嶗山,不得不讓人想到科技和創新這兩個關鍵詞。

    作為青島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鏈的“一極”,嶗山區全力做大做強以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等新興軟件信息領域7條重點產業鏈和4個專業園區,聚力打造青島乃至山東領先的、以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為特色的數字經濟先行區、“四新”經濟集聚區。

    目前,嶗山區擁有軟件企業超過400家,聚集了海信網絡、海爾科技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全區涉軟企業超過350家,占青島軟件領軍企業的一半以上,產業規模達到了130億元,成為青島重要的產業高地。

    在嶗山,聚集著13家國內頂尖的虛擬現實高端研發機構、100余家虛擬現實相關企業,2023年產業規模同比增長50%;人工智能領域,也有標貝科技、優必選的東北亞總部一系列領軍項目;家電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用電器創新中心,也落戶于嶗山,旨在助力青島智能家電產業在智能芯片、傳感器等領域有所突破……這些都是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鏈的天然應用場景。

    在3月8日召開的嶗山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發布了《嶗山區加快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三年行動方案》,提出未來三年要著重在9個領域聚力突破,而信息服務業就是其中之一。

    會上,還確定了3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龍頭企業:青島海信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東華云都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嶗山區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20億元、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突破350億元、海洋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120億元、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產業規模突破310億元。增長目標背后,這些增量的背后,也都是軟件產業發展的潛力空間。

    走在前列的“人工智能+”

    走進青島市嶗山區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中科曙光全球研發總部基地、東華軟件副中心產業園、青島人工智能科技創新中心等10個人工智能重點項目,有的已竣工,有的還在建設。這個占地近3000畝的專業園區,展現出蓬勃的發展活力。

    嶗山區把人工智能產業園作為打造科創新高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關鍵一招,全力推進總投資400億元的32個重點項目建設,推動更多上下游項目沿鏈聚合、卡位入鏈,推進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發展。

    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運營一年來,累計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國家級公共技術平臺5個,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高端智能家電制造業創新中心2個項目已建成投用,2023年實現人工智能產業營收300億元,同比增長40%。

    近年來,企業對算力的需求增長很快,以青島企業算力需求為例,一年多的時間增長了60倍。青島嶗山科技創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戴衍華說,“100P算力意味著計算速度達每秒10億億次,相當于5萬臺高性能PC的算力?!敝锌剖锕馀c嶗山區聯合打造的“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落地后,將進一步增加產業園的算力規模。依托“雙算力”中心,未來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的算力規模將達到600P。

    目前,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已與海爾、海信、以薩、中車四方等50多家企業合作,為智慧海洋、平安城市、智慧交通、工業質檢、智能制造、智慧電力等領域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撐,實現70個以上算法模型創新,孵化了100多個場景化解決方案。以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成為引發新質生產力的顛覆性力量。

    “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園是長江以北首個‘雙算力’園區,擁有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青島‘海之心’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兩大人工智能計算機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業200余家?!鼻鄭u高科技工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宋寧寧說。該園區已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

    嶗山,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全球的目光,以前所未有的開放胸襟與前瞻視角,引領一場新質生產力的深刻變革,在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向著全球智能創新的高地不斷前進。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